湯緣的老家,在太行山腳下南襄古城,也是他們市開發的旅遊景點。
南襄古城與尋常的人造景點不同,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明清時代保留下來的,原汁原味。
當地政府說是開發這裡,只不過是從國道上,修過來一條几十公里的山路,讓這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與現代文明連線在了一起。
因為這裡並沒有配套的旅遊產業,遊客白天進山,參觀完之後,天黑之前就陸陸續續的回去了。
而我不同,我則是可以住在湯緣的家中。
說實話,湯緣家裡很是簡陋。
半個房子在掏空的山洞裡,半個房子在外面。
這房子的一磚一瓦,雖然看起來十分陳舊,可這都是古董,家裡用的傢俱啥的,一樣樣也都是祖輩留下來的。
我長這麼大,旅遊景點去的多了,星級酒店也都住過,倒是這山洞,還是第一次住。
天還沒黑,家裡人就做好了豐盛的當地特色菜。
湯緣的父母,一看就是老老實實的莊稼人,手上長滿了老繭,年紀不大,臉上皺紋不少,頭髮也盡然花白。
他們雖然生活的有些艱苦,卻能夠看得出,他們有他們的快樂。
吃飽喝足,我回到自己的房間。
房間裡黑漆漆的,因為沒有通電,所以到晚上,只能點上煤油燈。
玩了一會兒手機,電量很快用光,又沒地方充電,我只能瞅著煤油燈,聽著外屋湯緣與他父母敘舊。
我一個人坐在屋子裡實在無聊。
便走出去,提出要去鎮子四處轉悠轉悠,看看風土人情。
一開始湯緣父母不放心,讓湯緣陪著我,不過被我給謝絕了。
說真的,我現在有點兒後悔來這裡了,湯緣是土生土長的山裡娃,在這裡供養出來一個大學生可不容易,我要是把湯緣給禍害了,覺得自己對不起湯緣那雙含辛茹苦的父母。
在我一再謝絕之下,我一個人,走出了家門。
大山裡的夜,空氣很好,只是走出山洞,這外面有點冷。
我裹緊了身上的羽絨服,拿著湯緣父親給我做的火把,開始在村子裡漫無目的的閒逛起來。
古鎮的街道高低不平,錯落有致,不過這羊腸小路,鋪著一片片平整的石頭,走起來倒也格外有趣兒。
因為這家家戶戶都閉門黑燈,所以走起來倒是有些瘮人。
好在我這人適應能力很強,沒走一會兒,就適應了這裡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