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二十一年,西突厥把蒸汽拖拉機拉了回去,並且在自己的領土內部開始學著種地。
有人向他們的酋長說,他們突厥人的天性是驅趕牛羊,到處流浪,走到哪裡是哪裡,像是這種定居的生活,不太適合他們。
而且一旦擁有了固定的土地,也就意味著他們很難再像以前那樣遷徙,要是大唐來偷襲他們的話,他們估計也就逃不掉了。
】
結果他們的酋長不聽,而且覺得自己有勝兵幾十萬,根本不怕大唐。於是……到了第二年麥子成熟的時候。
果然!
正如這位突厥大臣說的一樣,大唐來了,他們非但沒有收穫到半顆糧食,甚至,還因為捨不得自己一年的成果,結果不得不跟大唐選擇了決戰。
唐軍這邊,也很久都沒有打過人數這麼多的仗了。
好像前一次,還是蘇定方帶兵的時候。
這戰鬥力如何,說實話,也很難保證,只不過,只要是賞罰分明,那願意為大唐奮不顧身的,還是大有人在的。
這一戰,西突厥的死傷超過了二十萬,這也是繼遼東戰役以來,打得最為激烈的一次。
至於說大唐這邊死傷了多少……
一點都沒有,那肯定是不現實的。
只不過……
跟大非川以及還有青海之戰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好了不要太多。
而且……
這一戰之後,也是徹底地奠定了大唐今後在西域的霸主地位。
西突厥的殘部,有一部分選擇了投降,還有一部分,則是逃到了東歐平原。
這東歐平原,也是遊牧民族西遷的最後一站。
當然!
逃過去了,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安全了。
畢竟……
此時在那邊,也有一些零零星星的遊牧部落。
李象也沒有帶著人繼續去追擊。
因為……
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東歐平原以東,先給自己那不成器的兒子先弄出來一個封國。
得虧李歡文只是成為了俘虜,而並沒有嚇得直接向西突厥俯首稱臣。
對自己的這位兒子,李象也只能說,你罵他吧,好像這也不完全是對方的過錯,你不罵他吧,這被人俘虜了的事,只能說,這多多少少還是讓大唐有一點點丟人。
李重倒是有給李歡文寫信,大意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了以後,就站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