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二十四年。
隨著劉仁軌等人也年老病逝,薛仁貴也年事已高,似乎,那些自魏晉以來,就一直流傳下來的世家大族們,也是開始一點點地繼續掌握著朝廷。
你要說不用這些人吧,好像,也沒有更好的人拿來用了,科舉?問題是,你寒門出身的,能考得過人家世家麼?
反正……
當這天李承乾來找李重聊天的時候,李重稍稍地問了問如今的宰相都是出自那裡的,緊接著……
便聽到了不少的詞都是出自什麼什麼地方,什麼氏。
至於你要問,有沒有是普通百姓出身,自己爬上來的,哪怕不是宰相,就五品以上的都算。
那隻能說……
微乎其微,一百個只能挑出一個,那都算是好的了。
而且這個普通百姓,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普通百姓,起碼,人家家裡以前那也是風光過的。
李重聽到這,也只能是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李承乾便道:“老師你為何嘆氣?”
李重:“你說,到底是用世家貴族來治理國家好,還是用普通士人來治理國家好?”
李承乾眉頭一皺:“老師您說的這個普通士人是指?”
李重:“就是一般大唐百姓,透過讀書,然後成為官員。”
只見李重繼續道:“在魏晉南北朝以前,或者說,即便是現在,治國國家的,往往一般來說,都是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成員。”
“可隨著隋文帝楊堅,提出了科舉制,這為一般普通百姓,讀書做官,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世家貴族幫忙治理國家,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組織能力還不錯,戰鬥力也還行,畢竟,你看像曹操,那些夏侯惇,夏侯淵的,不就是他們族中的子弟。”
“所以這曹家,在打仗這一塊,看著就很有戰鬥力,因為族中子弟眾多啊。甚至,他們還可以用他們家的家奴來參加打仗。”
“而若是換到一般普通百姓,他們就未必能有這樣的組織能力了。估計,能叫得動一個村的百姓起來反抗敵人入侵,那都已經算是這些年來,他這官當得不錯了。”
“可若是用世家貴族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缺點。”
“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組織動員能力,所以,你看,楊堅他不就篡位了,再往上,王與馬,共天下,這東晉時期琅琊王氏家族與當時皇室力量勢均力敵。”
“這就是用世家貴族的壞處啊!”
“你如今還活著,即便世家貴族勢力再大,還是不如你大,自然不必去擔心這個。”
“可你的後世子孫呢?”
“消滅世家貴族,是皇權集中必然要做的事。”
不過消滅完了世家貴族以後,以後的大臣,估計上朝就只能是跪著了。
元朝開始跪,明朝估計是繼承元朝,清朝繼續進一步加深。
人人都看不起的弱宋,反而還能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