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薄利,只要買的人多,他們也能從中賺到不少錢!
這是共贏!
而且寧北給他們的價格已經不能說是薄利了,這價格已經是很高了!
小三成的利潤放在哪裡都很高!
平常的商人合作,能給出對方的利潤也就只是一成左右。
這其中還包括了貨物來回運輸和售賣的成本!
所以說唐朝的商人幾乎都是賺個辛苦錢,只是因為顧客多了,所以說他們才顯得很賺錢!
注意,這裡只是說唐朝的商人,現代的那些還是算了吧……
因此寧北提出給他們小三成利潤的時候,他們不馬上給寧北跪下,都對不起這小三成的利潤!
而且寧北也知道自己給他們的利潤很高,但沒辦法,他現在的人脈和資源還是太少了,只能依賴這些富商。
為了中後期的商業帝國,前期少賺點錢也沒什麼。
得先讓這些合作伙伴嚐到甜頭,他們接下來也會乖乖的跟自己合作!
至於寧北當初跟李大白合作時,為什麼是六四分成。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那時候的寧北實在是什麼都沒有……
而李大白所要承受的風險也太多了!
但凡他有點東西,李大白絕對不會賺到那麼多的錢!
再加上那時候的他確實是只出個米酒的配方,剩下的原材料和銷售運輸都是李大白負責。
所以說良心讓寧北不要拿太多成利潤!
之後他炒製售賣茶葉不就跟李大白三七分成了嗎!
跟面前這些人相比,也差不多。
而且他是花錢購買他們的原材料,僅憑這一點,給他們小三成的利潤就已經不少了!
待到生意圓滿結束後,眾人紛紛從寧北這裡進購一批次樣品。
雖然這是一件穩賺不賠的生意,但作為富商的他們也得先試試百姓們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