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再高階一些的建築,那倒是不用磚頭了。
現在都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這要是用磚頭蓋小區,那得需要多少塊磚啊!
而且還沒有太高科技的蓋房機器人,壘磚只能用人工。
現代科技也做不到壘一層磚,鋪一層水泥。
蓋一些二三層的小樓房,如果用磚頭還可以。
但如果十幾層二十幾層的高樓,那光是人工費都得嚇死房地產老闆。
這個時候,就該顯示機器的強大之處。
小建築機器的成本肯定要比人工高上不少。
但一旦建築的工程大了後,使用機器的成本就要比人工費低多了。
現代製造一些大型建築也很簡單,就是直接鋼筋和木板做出大概形狀,然後再往裡面灌溉水泥和石子,待到水泥石子凝固後,建築的原型也就差不多了。
這裡也可以彰顯出水泥的重要性。
要是用糯米灰漿蓋小區,那小區得被多少害蟲盯上?得浪費多少糧食?
而且要是用糯米灰漿替代水泥,那麼小區也不用蓋了。
等一樓徹底凝固得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再等二樓徹底凝固又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這要是蓋個二十多層的小區,那好傢伙。
三十年光陰就這樣搭進去了,這可就真的得不償失。
這種小區要是真的被寧北製作出來,都不用世人評價,他寧北自己都得哭死!
但光有水泥還是製作不出來小區,因為古代並沒有現成的鋼筋。
鋼是由鐵煉製出來的,而鐵則是由鐵礦石製成。
寧北現在都沒有把握能接觸到鐵礦石,那就更別提冶煉鋼材了。
鐵礦也都被皇室壟斷,尋常百姓沒什麼機遇的話,可真碰不到鐵礦。
所以說路最好還是一步一步的走,步子大了真容易扯著蛋!
先將原始財富弄到手,然後再開展其他的大型產業也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