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只要能造出實用又漂亮的房子,寧北不愁沒錢賺!
而行就是出行,古代人出行無異於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因為工具只有馬車的原因,他們如果想要趕赴一個地方,動輒都是幾百上千天,有的甚至需要耗費兩三年的時光!
有些文人進京趕考,都是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找到京城,有的甚至一輩子都找不到京城,最後落得個發瘋的結局。
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有些文人之所以會增詩於友人,就是擔心這輩子不能再相見。
因為古代沒有指南針和精密地圖的原因,和友人拜別之後,基本上就很難在找到對方的住所。
所以說古代人見面基本上都是靠機緣。
而現代人出行基本上都是開車,便捷性一下子就提高上去了。
車輛的利潤也很大!
幾十上百萬的車子放在現在都是稀疏平常,但它們的成本才有多少?
但寧北卻沒有這個把握能造出來汽車,唐朝連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沒有發展,怎麼可能造出來汽車。
所以說寧北倒也沒怎麼在意‘行’,他覺得自己撐死能把腳踏車造出來,那就足夠使用了。
腳踏車的速度起碼比人跑步快啊!
相信就算是他把腳踏車造出來,也能引起一陣有關騎腳踏車的熱潮。
至於GPS定位,還是先把指南針發明出來再說吧。
打死寧北他也不覺得自己一個人能製造出來衛星……
還有用,這個‘用’的範圍就很廣泛了,無論是什麼東西,都能放在用上。
之前他記下的女性衛生用品和一些列化妝品,其實都可以放在日常用品之上。
如果說人生五大需求哪個範圍最廣,那麼‘用’的需求無疑能首當其衝。
所以說‘用’才是最賺錢的一行,別的不說,他寧北就算是開個大的百貨超市,都能躺著賺錢!
想了一會三大方向的具體事務後,正在上山的寧北忽然停了下來。
不是他想到了其它的事,主要是他登頂了。
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爬到了山頂上。
熟練地找到一塊熟悉的平地上,寧北望向遠處。
從這個角度正好能看到他所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