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嚴厲僅限於對於不好好學習的學生來說。
縱觀華國的教學史,寧北最喜歡的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所以說如果真的有不喜歡學習,但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賦的學生,寧北也會讓他去做他擅長的事情。
反正他穿越到古代要做全型別的生意,無論學生擅長什麼,最後都得給他打工!
哪怕是免費教育他們,都是一件穩賺不賠的生意!
而且就算寧北體罰學生,也只是讓學生們當幾天免費勞動力,做做生意上的事情。
這種體罰可不算重,而且還能提前培養經驗。
這種教學模式放在現代,還有個響亮的名字。
職高生。
不過相對於現代人看不起的職高生,古代能當職高生的無一不是技術性人才!
詩人文人,只能為古代王朝陶冶情操。
想要給古代王朝添磚增瓦,還是得靠這些技術性人才!
當然,僅僅是嚴厲和因材施教還不行。
課堂上的內容也得有趣,儘可能的不要讓學生們感到無趣才是正道。
不然也沒學生願意學。
他要教學的內容未免有些太超前,就算是古代的小孩對世界觀的瞭解不深,也有可能會震驚他教學的內容。
雖然現在的課程跟封建王朝的教育不算是對立面,但也很難讓古代人理解。
尤其是讓他們接受化學和物理,這兩門才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
現代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物理學和化學有什麼用途,那就別提古代人了。
而且那個朝代還沒有能搭起物理學和化學的儀器,這些都得寧北和觀眾們想辦法。
直接教那些成年人肯定是不行,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他們絕對接受不了現代教育!
不過這些都在寧北的預料之中,所以說他一開始的教學也會著重放在年紀較小的孩子上。
這些孩子的三觀都還沒有形成,想要培養他們雖然也不容易,但總比直接面對那些文人要好。
這其中最需要的或許就是耐心吧。
想到這裡,寧北又開啟筆記本,找了之前記錄小學到高中課本的那幾頁,寫下了教學要嚴厲和有趣並行,教學要有耐心,因材施教,培養各個崗位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