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說完,平靜得閉上了眼睛。
他的身體,就像少年和那個女孩一樣,逐漸變幻透明。
宮梵知道,這是他將要消失的前兆。
似乎所有人格的消失,都會化成星辰,最後飄去遠方。
他想要伸出手,握握男人的手,然而,卻握了個空。
佑佑一臉麻木得望著這一切,忽然什麼都明白過來…………
古時,有個孟子,曾提出過,“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荀子卻認為: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天地者,“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
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於天情,同於天情。出於天情同於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
也就是說,荀子認為,人之初,性本惡。
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伴隨著道德教育,才會將最初惡與自私的一面,一柄摒棄。
而這個女孩和少年,正是代表著他最初的惡意。
而這個男人,則是他潛意識裡形成的制裁者。
他不顧一切危險,暗中保護,並且,與少年展開了殊死搏鬥,便是為了將他身體裡最後殘存的,代表著惡的人格,全部抹殺。
留下的,是善良的人格。
而他之所以選擇消失,是因為他的手上也沾染了血腥。
他不想留著,玷汙佑佑的靈魂。
他選擇與所有的罪惡,一同消失,留下最純白的淨土。
佑佑眼睜睜地看著男人化作星星點點,隨著窗外飄進來的風,散在風裡,一縷縷的飄向了窗外。
他說的沒錯。
佑佑想,他好好地活著,就是他存在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