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嬤嬤上了些年紀,但她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還要顯得老個十歲左右。
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與秦子言相關。
蘇錦音記得,秦子言曾經跟她細細說過他幼年的種種遭遇。
包括母妃被算計的時候,他這個身為兒子的是如何被宮中踩高捧低的太監宮女暗中欺負,又如何被害得在太后和皇帝面前出醜犯錯。
當母妃的自身難保,也要費心於討好君上,方嬤嬤可以說是秦子言幼年時候唯一的溫暖和依靠。
蘇錦音同方嬤嬤行了禮。
方嬤嬤也上下打量了一番蘇錦音。
自己奶大的孩子,她自然是要上心的。從容貌上看,方嬤嬤倒還覺得滿意。美卻不媚,麗卻不妖,這種容貌,很適合為正妻。
蘇錦音的真實身份,方嬤嬤自然是知道的。
一個二品官員的嫡長女,方嬤嬤覺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最後就是性情了。
方嬤嬤對蘇錦音道:“子言這孩子,也沒同我說清楚時辰,我年紀大了,準備起飯菜來就難免有些滯緩。不知道音姑娘願不願意幫著老身一起?”
這是考察自己。
蘇錦音很明白。
她並不想再當一次秦子言的妻妾,所以她對於弄砸這件事,毫無負擔。
“還請嬤嬤不要嫌棄。”蘇錦音上前攙扶住了方嬤嬤。
秦子言也攙扶住方嬤嬤的另一隻手,共同往前走。他道:“嬤嬤,是我疏忽了,我一起去幫您吧。”
方嬤嬤卻沒有答應:“你跟來做什麼,別沒得耽誤我們做事。你就去書房看看書,等飯菜好了,我來叫你。”
方嬤嬤當然不會讓秦子言一同去。她邀蘇錦音同去,自然不是要考廚藝,而是想單獨看蘇錦音的言行舉止,打量她的品行性情。
廚藝什麼的,即便略有些遜色,真做了皇子妃,還能有多少親自下廚的機會不成?
秦子言多少也能明白方嬤嬤這樣安排的原因。但他更瞭解蘇錦音的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