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0.苛政猛於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20.苛政猛於虎 (1 / 2)

石虎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我想來想去,本章開篇第一句只能這麼寫。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窮奢極欲、窮兵黷武的石虎必然會窮盡全力壓榨在他統治下的窮苦大眾們。沒辦法,兵要從百姓中出,錢要從百姓中拿,所有的戰略物資都要靠老百姓來供給。休息養民的政策並不適合馬上治國的石虎,很多很多的暴 政,我們已經不能全部知曉,只能透過幾個事例,以求窺其一斑而已。

舉例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個問題,打架輸了會怎麼樣?有出息的人會從地上爬起來,吐口痰,罵兩聲,恨恨的瞅兩眼,然後去買一本武功秘籍,比如《如來神掌》之類,回家練上兩天以後接著打!一般情況下,這時候揮出去的王八拳總是會有些進步!當然,想要獲勝其實也是有快捷方式的,比如把家裡的菜刀拿出來。俗話說的好,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只要你有砍下去的勇氣。

石虎就是回家拿菜刀去了!一把竭盡民力鑄成的菜刀。

340年九月,為了攻打前燕,石虎以“五丁取三、四丁取二”的比例徵發司、冀、青、徐、幽、並、雍七州民眾。

您可能對這樣的概念沒什麼感觸,那麼我來告訴您,在中國古代兵書上對徵兵比例是有過闡述的,兵家認為,五丁取一即是窮兵黷武!或許,我們可以做一道這樣的算術題:假設石虎時代的人們可以活到六十歲,按照年齡段我們把它分成五份,一份1到12歲,一份49到60歲。剩下的就是那五分之三了,不是嗎?然後,然後我可以不說了。

連同原有部隊,石虎集結了足足五十萬大軍。另外有船隻一萬艘,穀物一千一百萬斛。

為了對抗慕容恪的騎兵突襲(已經敗了兩回了),石虎收繳後趙境內全部馬匹用以擴充騎兵,共得馬四萬多匹。對於那些私藏馬匹的人們,石虎明確規定:不交者處以腰斬。腰斬……是個相當殘忍的刑罰,行刑時將人從腰部斬為兩段,並不會馬上死。刑場若是離家比較近,受刑人員再比較有毅力,應該能堅持到爬回家!

時間到了342年,後趙的戰爭還在繼續,石虎徵調人口的比例由四丁取二、五丁抽三變成了三丁取二。也是在那一年,石虎營建洛陽、長安兩處宮殿,只營建宮殿一事,被徵發服徭役者就高達四十多萬。

這是一份出死力沒工錢的活計,而且三餐自理,週末不休息,國慶節也不放假。過年想回家探親的人們,唯一能被接受的方式叫“魂歸故里”!沉重的苛捐雜稅與徭役之下,釀成的結果就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其實我本想用“民不聊生”一詞來形容的,不過突然發現,這竟是對後趙繁榮昌盛的讚美了,於是棄之,引用曹操的詩來做個描述吧!更貼切些!

其實古代的人們繁衍後代的速度還是挺快的!畢竟,那時候,當夜幕來臨,祖國大地到處黑漆漆的一片。沒有酒吧和會所,連飯店都打烊了,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鑽進被窩投入到創造人類的偉大事業當中去。只要有一口飯吃,勞動人民們總還是樂此不倦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實只要存留下希望的種子,用不了多長時間,勤勞質樸的中國的老百姓們就會透過自己的辛勤耕耘讓荒涼的大地處處充滿人的生機。

而這,竟不能夠!人殺的太多了,差一點滅了這希望的種子。

《晉書》中記載,“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當時西晉總人口數大約兩千萬左右,大量南遷的同時,留在北方的人們遭受著持續的迫害和屠殺,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北方人民的命運只能用“悲慘”一詞來形容。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安全感,更沒有尊嚴。

精壯的男人們會被石虎徵去打仗、蓋房子,一去不復返;年輕的女人們會被石虎……,一去不復返。

每天都被殺戮和掠奪,每天都被凌辱和鄙視。恰應了那樣的一首詩:如果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指著我們的骨頭說:“看,這是奴隸!”對那時的人們,我想,這足以形容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