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曜是由他的叔父劉淵撫養長大的,沒辦法,親爹死得早,叔父劉淵又太有本事(建匈奴漢國),當然要跟著他混飯吃。
其人自幼聰慧,氣度非凡。有這樣一個事情:話說劉曜八歲那年,跟著劉淵到西山狩獵,因天降大雨而在一棵大樹下避雨。這時突然一個驚雷閃過,如在眼前一般,劉曜身邊的人嚇得盡皆跌倒,但劉曜卻神色自若,不為驚雷所動。
這就很不簡單了,後世的蘇洵有這樣的論斷: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治厲害,可以待敵。
劉曜的作為,在八歲那年,就足以和名將比肩。
劉曜也是這樣認為的,常自比於樂毅、曹參。只是當時人皆笑之,唯劉聰知其才。後來,劉聰就是靠著他才把西晉帝國給徹底消滅了的。
二十歲的時候劉曜到中國洛陽留學,就像現在中國人愛去美國一樣,只不過,那時候的外國人愛往中國跑。
出了國的劉曜不熟悉當地法律,犯了法,被逮捕了,判了罪,死刑。看來劉曜在洛陽一定沒幹什麼好事,魏晉不以嚴法著稱,像劉曜這樣的匈奴貴族,政府多少要講究些情面的,即使這樣,依然判了死刑,所犯之事嚴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然後劉曜就上演了一部古代版的“越獄”,逃亡到了朝鮮。
劉曜在朝鮮的境遇我們並不知道,只知道直到朝廷大赦天下時才敢回來。真不容易,流亡在外很多年,也算抵得上是充軍發配了,境遇不可謂不傳奇。
劉曜自己也認為自己很奇特(外表異於常人),怕不被世人接受,於是在管涔山(位於山西呂梁山脈)隱居,……。還真是個奇人!
若是放在現在,這樣的人必會被認為是腦袋有問題,然後被神經病院收容,但在那時,卻是劉曜超然出眾、不同凡響的表現。奇怪的人,奇怪的歷史。
劉淵建立匈奴漢國的時候,劉曜建功立業的機會終於來臨,為漢建威將軍,率兵相繼攻克泫氏(今山西高平縣)、屯留(今山西長子縣)、中都(今山西太原市),為匈奴漢國在幷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等到劉聰繼位後,劉曜有皇帝哥哥的賞識倚重,更是大展拳腳、盡書胸懷。
311年,劉曜會同石勒、王彌攻洛陽,燒洛陽坊市,殺諸王公及百官以下三萬餘人,將晉懷帝、太后羊獻容及傳國玉璽送於平陽。以功署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雍州牧,封中山王,身居顯職。
攻陷洛陽後,劉曜又奉命進攻關中。數年之後,劉曜攻克長安,俘晉愍帝,滅西晉。
無論是哪個朝代,開疆拓土、克城滅國都是天大的功勞,劉曜憑藉克洛陽、滅西晉的之功,足以奠定他在匈奴漢國的歷史上不可褻瀆的崇高地位。
如果說對石勒劉聰還要有提防之心的話,那麼,對劉曜劉聰就可以大膽地去任用。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攻克長安的功勞,沒有石勒,也不會有石勒。
劉聰死後,匈奴漢國風起雲湧,上文已有交代。石勒在勒明投降劉曜後悍然攻取匈奴漢國首都平陽,並且一把火燒了平陽宮殿,將整個平陽燒成一攤廢墟。
一個大臣,帶著軍隊把自己國家的皇宮一把火燒了個乾淨,這是一種什麼精神呢?反叛和決裂!石勒打算和匈奴漢國告別了,自己單幹的心思已經打定。
石勒的心思劉曜是知道的,兩個人在那一刻已然臨近決裂的邊緣,雙方劍拔弩張馬上就要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