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9.扛著屠刀當皇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9.扛著屠刀當皇帝 (1 / 2)

《三字經》上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劉聰在剛出生時喜歡的是吃奶,並不是殺人。年幼時聰明好學,通曉經史百家,而且頗善為文,習書法,擅草書、隸書,更熟讀《孫吳兵法》,連他身邊的博士都為之驚異。此外,劉聰亦武藝精湛,能開三百斤弓,勇猛矯捷,冠絕一時。按理說,這樣一個文武全才本不應該成為暴君,匈奴漢國在他的手上也並非所託非人。

他的殺戮的性格是在多年軍旅生涯中養成的,常年領軍在外,時不時就要上戰場砍人。在不砍人就要被人砍的惡劣環境中,劉聰嗜殺的習性迅速養成。後來,在劉聰看來,殺人這件事,並不比殺一隻羊更能讓他興奮。

來路不正的皇位更讓劉聰把殺戮當成了一種震懾天下的手段。

既然這樣,那就殺吧!

首先遭殃的是被抓住的那些西晉貴族,應該算是民族仇恨。話說晉帝國強大那會兒,和少數民族的關係就如同今天的美國和伊拉克。要打哪打哪,想打哪打哪!可沒少挨欺負。長期的民族壓迫造成難以磨滅的民族仇恨,老皇帝劉淵曾經深刻感受過,後來就把他在洛陽城裡受欺負的陳年舊事告訴了兒子劉聰,劉聰就記下了,並且準備將這事告訴劉粲……,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仇恨很難化解。從來不需要被想起,但永遠都不會忘記。除非,有一方徹底完全的消滅掉另一方。

當劉聰的大軍攻佔了洛陽,消滅了西晉之後,西晉貴族們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什麼名士風度、貴族氣質,在快馬彎刀面前全都尿了褲子。

如果說,玩弄並殺死兩位西晉皇帝還可以算得上是政治策略的話,那麼,對待西晉貴族們的手段只能算是殘暴性情的無限宣洩了。

沒什麼好說的,通常就是見到就殺,手起刀落,人頭滾滾。司馬氏雖然多有陰謀,也算是艱苦創業得的天下,福澤不過三代,就迎來了幾近滅頂的災難。所有被俘的西晉貴族和高階官員幾乎被劉聰殺盡。

事實上完全沒有必要,但留著總要浪費口糧的,劉聰大手一揮,都殺了吧,肥地!

沒殺光,至少劉聰自己認為是這樣。那些曾經帶給他父輩以恥辱的西晉貴族們一定沒殺乾淨,一定還有好多藏了起來。屠刀一旦舉起,就不會那麼輕易放下,劉聰打算把這事幹到底。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劉聰下了這樣一道命令:整理所有西晉貴族家譜,上到漢桓、靈二帝時期,下到310年。然後按照家譜查人,只要發現還有沒被殺掉的,立即捉來處死。

這就把殺西晉貴族的問題擴大化了,在那個時代,沒有照片、電子資訊之類的東西,最多也就是記個名字畫個臉譜。四像四不像的,滿世界找去吧!

關鍵的問題就在於:誰是呢?

這就牽扯到執行人員的素質問題了,很可惜,幹這種差事的都是大頭兵,沒什麼素質可言。在執行皇帝這項命令的時候,原則基本上就是:說你是你就是,說你不是你就不是。那麼,到底是不是呢?那就要看拎著鬼頭刀的大兵們的心情了。

殺錯了人怎麼辦?沒關係,擦乾淨刀上的血跡,重新撿起那副四不像的畫圖,大兵們就可以繼續執行公務了。

整個事件,就此氾濫,由單純誅殺西晉貴族的行動變成了對漢族平民的大清剿。不過劉聰為了顯示自己作為皇帝的仁愛之心,曾特別關照那些家中有傻子或是傷殘人士的家庭免於清剿。天子一言,自然重若九鼎。一夜之間,整個匈奴漢國的漢人不是傻子就是傷殘人士(大多數自殘)。

原來“殺胡令”並不是首創,可為什麼後世的我們只是議論“殺胡令”的血腥,卻極少有人譴責劉聰罪大惡極的對漢民族的清剿?

行動結束後,劉聰還專門去視察他這一“偉大”政令的執行效果。很震撼,清剿過後,全國所有漢族男性勞動力(士兵、乞丐、藝人、官員等人全都算上了)才一千人左右。

可以想象這次清剿的惡果。其實就是一次對匈奴漢國佔領區內漢民族滅絕種族的屠殺。數以十萬計的漢族百姓被當做牲口一樣殺掉,甚至還不如牲口。

國破家亡,任異族的鐵騎肆意踐踏,我們的祖先遭受過的苦難,我們無法想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