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極具參考價值、研究價值的演示,方可喚作‘專業的Connect’。
一旦理解到這一層,你便不難理解奧默的回答為何是那有些含糊的‘儘量如此’。
顯然,他不是很有打教學局的自信。
因為他那讓獸之王與天狼星兩邊亮相的戰術本就無比大膽,試探作用達到的同時也是在打草驚蛇。
對方不難想象奧默.林頓在這場館的某處,而在這同時,奧默自己也沒有對新宇宙佯作陌生。
誠然,對大眾媒體而言,現在的新宇宙還遠遠不配與天狼星象徵相提並論,對目標群體而言也比不過獸之王帶來的關注度,應該勉強算是安全。
但也只是勉強。
新宇宙的誕生宣傳並未大張旗鼓,但新宇宙的名義監護人倒也挑起過一時的話題。
這在奧默看來就是破綻,是隻要想查就能抓出的草蛇灰線。
並且他想,若是順著這條線索一路下來,再看向那對新宇宙分外親切的黎明卿,一條隱隱約約的猜測就此成型,警惕亦該接踵而至。
這並不在他的計劃外,倒不如說這份擺在明面的現狀本身也是他刻意為之,是為一份更準確的試探,試探的是對方的水準與成色。
雖然他的謹慎優點能讓他對‘自己在與空氣鬥智鬥勇’的可能性也有考慮,能夠一併做出計劃調整思路,但當這樣的無用功來得多了,他還是想省些精力。
很慚愧。
雖然某人要再過十幾天才二十歲,但年輕人的無窮精力感的確是遠去了。
他終於開始覺得自己一貫的思考太多太細,雖不能說全無必要,卻也明顯是有大幅最佳化的空間。
比如說——若能一開始就弄清對面那逼組織是什麼成分的話,自己也就無需再作那麼多種延展的計劃備份不是?
儘管備份計劃仍是他心中絕不可棄置的關鍵,但這幾個月的經歷的確是讓他覺得自己以往還是太奢侈了。
奢侈地揮霍著年輕人那無從放置的心力,不論什麼情況都非得考慮個鉅細無遺。
平日倒也無所謂,但在分外忙碌的現充期,這顯然脫不開畫地為牢,自尋死路的嫌疑。
於是秉承著有疑慮便要排除,有遲疑就要決斷的一貫風格,思考模式的最佳化當然是立刻就提上日程,只是在那段日子過得格外緊湊的歲月裡,這樣的模式最佳化並不起眼。
瞧著就像是單純的時間管理再升級一樣,不過是死現充求活的掙扎醜態,讓奧默的身邊人看了也沒覺得特別,直至現在——
——最佳化流程不斷推進適應的三個月,比賽馬娘更像是在特訓的奧默.林頓,才算等來了他希望慢點再來,卻又忍不住想著早點到來的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