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各衙門的官員不能一視同仁,戶部兵部的是從三品,其餘四品五品,小衙門偏門衙門不重要是六品。
這樣,官員品級小,俸祿就相應的少發放,民眾稅賦的負擔就小。
按說,三軍這次勤王都是有功德的,但國庫空虛,想嘉獎他們豐厚的財物也做不到。只能是空口許下了諾言,以後再說了。
有了他這個大元帥,國家防務也是他大帥府統籌,下面所有元帥和全國兵馬都是他轄制,馬佳就不要操心太多了。
但國家光有武官護國還不行,還需要參政議政的文官,要有管理能力的,口才好的,她也是在物色胸懷天下蒼生又博學的人才。
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官員得慢慢的選拔。
她現在可以在軍隊裡選取一些文職官員,給嚴重缺官員的衙門充實。如果這些文職官員做得好,以後就不用恢復軍籍了,直接就在官員位置上就行了。
京城的治安,這幾個月積攢下了許多案件,需要雷厲風行有軍人氣魄的判案。
首先,京城的低階官員被充實了四位。
張宏森也是有文化的,又加上他是京城人,實際官職是從七品。
馬佳讓他去了大理寺充當五品的府尹通判,這個是臨時性的,五品官是臨時充任,如果審案審的好,以後會從武職變成文職,這個官會固定下來。
其餘還有一名軍中文書,一名名叫常志剛的偏將,一名司馬。
半個月以後,有個嬤嬤給馬佳反應說“公主,不得了啊,軍人在軍中當軍官還是可以的,但當官管民眾的事情就不行了。雖然不欺上壓下胡作非為,但審案的方法太偏激……”
馬佳趕緊問是怎麼回事,嬤嬤就把他聽到的說給馬佳聽。
“那個張宏森,人們不再叫他官職了,叫他張大板子。那個常志剛變成了常大板子……”
“啊,這不是胡鬧嗎,都有了民憤了啊!”
原來,張宏森和那個名叫常志剛的偏將因為能書寫,馬佳就讓他倆改當了文官,雖然是代理性質的,但兩人都是嫉惡如仇的性子,眼中容不得不法之徒。
一開始的張宏森,就接連審問了許多往年積壓的案子,漸漸有了自己的一套審案規矩。
這天臨近中午了,又接到了一家田地紛爭的案子,田地是一家兄弟倆的,坡上旱地四畝,坡下水田四畝。父親忽然過世了,兩兄弟還沒有分家。
親友倒是主張各自還住原來的房子,至於田地為了公平就得分開各自種自己的了。這樣,你喜歡種什麼自己說了算,偷懶了導致收成不好,也沒有人管你。
哥哥喜歡能澆上水的旱地,害怕河溝裡的螞蟥和水蛇,就希望得到旱田。
弟弟喜歡有水的水田,他還樂意抓魚摸蝦打水鳥,就希望得到水田。
這個很好辦,旱地水田的面積也都是相等的,旱地歸了哥哥,水田歸了弟弟,兄弟倆各種各的地,產出都是哥倆自己說了算,中間並無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