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看城外也沒有什麼能吃的,正月十五剛過,野菜才剛剛冒芽,想在護城河相連的河裡捕魚又沒有捕魚的網具。
既然有餓死的危險,就把出城的百姓,按人頭每人分配十斤糧食,讓他們暫時不捱餓了,並讓他們儘快離去,或者去附近鄉鎮投奔親友,或者去外地謀生。
並和他們明說;給了這一次糧食,絕不給第二次。
後來,她想到了埋伏戰的戰場上,還有許多半拉顆嘰的馬匹,都是好肉被取走的,剩下的那可也都是肉啊,還有馬的內臟,都是可以吃的。
除了馬肉,還有手榴彈炸壞了糧食包而散落的許多糧食,就告訴了他們,可以去那裡找吃的。
只是她說出話來有些搞笑“那些馬匹的內臟都沒有掏空,應該有許多的馬板腸的,馬板腸最好吃了。不是有句話叫做‘寧舍爹和娘不捨馬板腸就’嗎?”
這些百姓才不想什麼馬肉馬板腸,跑幾十裡去取馬板腸,還得清洗後煮熟了才能吃。
“不去,有糧食吃,誰還缺心眼的去找什麼馬板腸啊?”
現在,再有兩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京城裡的北國兵也缺糧。
北國二皇子又出了一個計策,就是在城頭上和大德國官兵講;如果你們不給我們糧食,我們就每天在城頭上砍人,每個時辰砍十個,一直砍到你們給了糧食為止。
先砍頭的是隨機抓來的百姓,然後是被俘計程車兵,再然後是宮裡的太監。
馬佳不忍心百姓無辜喪命,把一百袋糧食放在南城門外面,任憑他們取走,免得他們拿百姓要挾她。
她這樣傻傻的當好人做好事,也是不得已的,北國人為了得到糧食而砍殺百姓,為了減少百姓的損失,她也必須要收買人心,硬著頭皮當大善人。
那些出城的百姓,有許多是在城外沒有親友的,或者是因為戰亂,親友都遠走他鄉的。
沒處去,年歲大的,拖兒帶女的,也不想去遠處戰場上撿吃的。
馬佳給他們的糧食吃完了以後,也不顧公主當初的話,就在軍營外面和三軍乞討。一個個眼巴巴的,希望公主繼續給吃的。
馬佳看他們實在是可憐,就推翻了那天的話,把大鍋支在軍營的外面,天天煮粥給他們喝。
這裡有了吃的,那些城南因為戰亂逃散的百姓,因為在深山和野地裡尋找吃的太費勁,聽說公主在軍營舍粥了,也扶老攜幼的過來了。
北國二皇子在城牆上看著那些百姓,不是在消耗大德國三軍的糧食嗎?就有了奸計得逞的小興奮。他感覺出城的百姓少了些,就又放了一大批百姓出城。
馬佳還是勸說他們去伏擊戰的地方找糧食,實在是餓的不願意走的,年歲大的,就吃大鍋粥。
第二天,他們又是這樣,馬佳又是給了城裡的北國兵一百袋糧食。三個元帥憂心忡忡,這樣的事情,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兒啊。
“有什麼好犯愁的,咱們繳獲了六百車的東西,有一半是糧食,他們吃的糧食,還是他們的援軍送來的,而那些牛羊肉和肉乾,不是便宜了咱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