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她看父母極力反對這門親事,她倆無奈,她就和袁亨私奔了。
兩人在外地過得很艱難,元亨是讀書人,幹活沒有太大的力氣,也沒有竅門,在一年後有了兒子袁康,這才攜妻帶子回了家。
老兩口看著女兒孩子都有了,還能怎麼辦?只能是接納了。
可是,這個袁亨家裡只有三畝地,他不想種地,只想進入衙門幹個書吏的職位。
可是,儘管他識文斷字的是文人,但衙門是皇家的下屬機關,即使是很低的職位也難求,衙門的書吏更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沒有人沒有錢你也進不去。
他到處碰壁,在家裡坐吃山空半年,女兒看大人捱餓還可以,孩子捱餓就不忍心了,不得不去求著孃家。
孃家接濟了幾個月後,袁亨找到了一個皇家糧倉巡檢的差事。
皇家糧倉巡檢就是最低階的書吏了,專門檢查糧食溫度溼度,抽檢倉糧有無糧食腐壞做出預判,稟告上面的官員庚吏,庚吏上報糧倉庫總,庫總再上報治粟內吏。
他兢兢業業連著幹了九年,才提職一階為庚吏。又過了五年,終於把他的第三任上司的庫總熬死了。他趕緊的使用了三十個金幣,把庫總的職位買了下來。
庫總就是一個小糧庫的八品總管,是皇家在冊的官員,每個月的奉銀是庚吏的一倍,還有些外落。
他是皇家在職的官員了,隨著職位的變動,性格也高傲了起來。他看岳父母都死了,自己一家就他說了算了,沒有人管得了他了,就看不上糟糠妻了。
袁亨一提娶妾,原配妻子就強烈反對,兒子袁康也要和他決裂。鬧騰了幾天以後,他還是堅持要娶妾。娘要嫁人當兒女的管不了,可爹要娶妾,袁康作為兒子同樣也管不了。
他孃親和父親是青梅竹馬的一對兒,為此還和袁亨私奔過。
他孃親看袁亨這個丈夫一意孤行不能改變了,咽不下這口氣,也不想和他與小妾共同在一個屋簷下生存,就和丈夫討要了一張和離書,母子倆憤而淨身出戶了。
袁康隨了孃親離家,也沒有什麼住處,就暫時的流落街頭討飯,這才認識了馬佳。
袁康領著母親,一開始無處可去就住在了八達洞。
因為是夏天,也有許多男女乞丐一起在八達洞裡住的,他們母子就住在三王爺的山洞旁邊。
袁康看不慣三王爺屁事不幹,落魄了還端著架子,一天天連山洞都不出,還對馬佳頤指氣使的做派。他精心伺候母親之餘,經常為馬佳的原身打抱不平。
有一次,三王爺想吃河蝦了,指使馬佳去撈蝦。
袁康也好奇馬佳的蝦是怎麼撈上來的,就跟著去看。三王爺一看他跟著去了,他怕馬佳被袁康拐走了,也不放心的跟著去了。
馬佳撈蝦用爪籬,撈上來的幾乎都是小蝦,很少有大的,因為大蝦機警,爪籬一捱得近了就快速逃走了。
三王爺到了河邊幹看著不下水,任憑馬佳撅屁股貓腰的幹活。
袁康他天性善良,還有些憐香惜玉,勸不了馬佳停下來,就對著三王爺嘲諷。
“真是一五十年難見的怪現象啊,平常還罷了,這樣下河撈蝦也指望小女孩,一個大老爺們兒四體不勤的不幹活,卻讓女人供養……”
“你說什麼?我的事兒用得著你管,我是王爺,馬佳奴才她就該伺候我!”
“你還王爺呢?一個臭要飯的,看看誰把你當成王爺,你還不如一個種半畝地的農夫呢。農夫還自產自得養活自己呢,你連你自己都養活不了,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就是一個無恥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