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銀海??就算那邊運輸七十八年,早期的船隊比現在小得多,運輸規模和效率比現在低,但運了七十八年啊。
揚我國威、保護海外子民什麼的,聽聽就算了。
大明經過訓練過的新京營,到底是為了什麼走出去,活到老學到老的英國公,門清。
若不是佛郎機國以及阿茲特克國都距離大明太遠,張溶等老牌勳貴們,早就派出家丁隊伍跑去撈錢了。
金山銀海里搶來的三成,會被新京營將士們分走?這訊息一出,裁撤現有京營士族的命令,根本不會引發什麼騷亂,因為你敢鬧事,那是京城所有百姓都會圍攻你的。
不把你們開光了,京城那些百姓家裡的男丁,還怎麼進去發財?
被裁撤那些也只會安心等著重新去考核,希望能加入新京營而已。
就是那些吃空餉喝慣了兵血的將領階層,也不會對這樣的安排有什麼反對之心,反對什麼?
你特麼要吃多少輩子兵血,才有出去隨便搶一波的收穫?你吃空餉喝兵血幾十年,不如走出走一次……這完全沒有可比性。他們也會轉變態度去配合的,只要能留在京營,跟著戚繼光訓練,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那,不缺大發特發,爆炸發財的機會啊。
還是光明正大能被皇明表彰的那種發財機會。
在有關佛郎機和阿茲特克國的訊息越傳越廣,在童健幾個組建的船隊一直在河上飄蕩著捲起輿論風暴的時間點,大明上下無數子民,絕對會被刺激的瘋掉的。
作戰危險?別逗,多少大明子民窮的吃不起飯,拼一把就能搶來一生富貴,那絕對不缺擠破腦袋來戚繼光這裡應徵入伍的。
精神大振時,張溶都忍不住道,“老朽有子元德,自幼時起就嚮往先祖風采,家中打磨了不少年的軍略,不知道能否成為戚少保帳下一小將?”
這是英國公忍不住要分果果了,只要他們家能在京營中有一席之地,那就是代表著發財機會,他欽定的下一代英國公是張元功,元功元德兩兄弟,一個在家一個在外,才能延續英國公府的長久富貴。
戚繼光大笑,“久仰國公府兩位公子之名,京營若有元德之助,當然是好事。”
下一刻,另外兩位國公也忍不住心動,報出了一個個名字。
戚繼光也不會管這些傢伙到底有沒有能力,為了安撫這些傳承多年的勳貴,塞幾個紈絝進去也沒什麼,大不了讓他們沒實權,領個虛職日後分一點財貨就行了。
人數超多的京營,想要一下子全部裁撤,再重新從零開始打造新軍,需要這些傢伙支援。
不需要太多,十萬精心訓練過的戚家軍,戚繼光就有信心讓他們橫推全世界。
幾十年後只剩下三千人的戚家軍,被幾萬巔峰時期的女真兵重重包圍,一樣打出了幾乎是女真噩夢一樣的血戰戰績,十萬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