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上自然是以韓劍舟為首的亂民,不過,這一次夜襲大元鄉,大破鄉所,和昨天韓劍舟吩咐徐見良時,所說那些情況還有極大不同,那就是徐見良帶走的隊伍,不再是他口中二三百人,是真的上千了。
反觀韓劍舟,只帶著二三百人,以他手下十幾個刀口舔血的老兵為骨幹,夜襲大元鄉鄉所。
這就是韓建良又思索一番自己的謀劃,更慎重了一些,他覺得自己能配備百里鏡之類,何家一方土豪,未必沒有。
二三百人再怎麼偽裝造勢,想偽裝成上千人也會容易被百里鏡窺破虛實。
相反,他需要的是真正敢打敢戰的好兵,而不是烏合之眾。
從起事的第一天發展到現在,韓劍舟的確從一千多青壯裡,發現了二三百能打,敢打的青壯,那些才是被他加急訓練的親兵,練得也不是其他,時間太短了,他只訓練了一個,有命令就必須服從!不服就是木棒抽打。
幾天時間,他只是訓練到了讓那些敢打的青壯,對他的軍令本能學會服從。
這就足夠了!
至於那樣子訓練,會不會讓那群青壯死傷,或者逃掉?不會,他只做了一件事,就讓那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青壯,老老實實跟著他,那就是被他選中的,一天三頓,管飽,頓頓有肉!
沒被他選中的上千人?一天兩頓,勉強吃飽,更別提什麼肉了。
對於魯國百姓而言,一天三頓管飽,還有肉,這誘惑力,絕對是頂尖的。
你被打了要有怨言,不想幹了?行,從民亂隊伍裡開革。
開革出去,在這樣饑荒蔓延的時候,等著的就是死或者賣身為奴,不止你自己,還包括你已經安置回老家的父母妻兒。
就是這樣的手段,幾天,韓劍舟就把二三百青壯,變得有模有樣了,再有一群老手當領導者,夜襲一個被抽空的鄉所,真不難。
在何雲英帶著上千精壯出走後,鄉所之地,只剩下百人左右在巡邏警戒。
外加昨天晚上他們接到的訊息,那群亂民還在十多里外,和何雲英的軍隊隔河相望,也就失去了警惕之心。
大笑之後,韓劍舟才再次開口,“何家秀才,敢不敢上來談一談?”
何雲英死死盯著幾十米外的韓劍舟,似乎想要把對方的樣子刻入靈魂似的,幾十個呼吸後,他才催馬前行,“有什麼不敢?”
到了這一步,他也不怕什麼了,畢竟父母妻兒全在對方手裡。
一群騎馬的精銳家丁,看著自家少爺拍馬前行,想說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什麼,有的是本能跟隨而上,有的卻留在原地徘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