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賽之前信心十足,滿心都是激盪感的斯蒂芬·卡特,這時候有些小崩潰,他怎麼也接受不了,自己才破開一關的時候,蘇恆竟然到了十?
這差距要不要這麼誇張?
主動解開對外界的遮蔽,收聽觀戰學霸的言辭時,他也清晰聽到了很多事,蘇恆第一關,十幾分鍾就動手,比他快了兩三倍?對方從第一次動手釋放第一道術法後,就展開極限恢復模式?
“該死,那個傢伙又不是無法通關,為什麼又來極限恢復,還是第一關開始!”
“我知道他的理論知識儲備,比德里克·羅賓斯都強得多,這在扶搖關已經得到過許多次證明,可他也能比我強那麼多?這不科學,難道他沒有靠大腦推敲最佳最完美方案?”
“不然,他不可能那麼快!”
……
小崩潰中斯蒂芬·卡特也很無語,一個難題,很多時候都不止一個破題方案,為什麼你整理出思路後還要思考第二個,第三個?這無非是為修為考慮了。
不同的方案中,第一個可能動手釋放3級術法五六次,第二種就可能只需要釋放3級術法兩次,這裡面是有著極大落差的。
足足99小關的關卡,誰也無法保證能靠著修為累積一路橫推啊,不能橫推,當然要省著來。
你在思考選擇最優方案時,哪怕浪費了一二十分鐘,可一二十分鐘若能節省好幾次3級術法的釋放,那麼綜合來說,依舊是更快的效率。
只靠修煉功法,運轉功法來恢復修為,一二十分鐘可恢復不來多少存量。尤其是如第一關這樣的難題,能動輒讓你思考幾十分鐘才敢動手的難關,在總關卡數量裡也不會多。
就像扶搖關,含金量比這高一兩籌的,只有一關,剩餘的關卡難度,那是效率飛起不斷釋放術法損耗修為的。
就算步升關難度會提升了,類似難題,出現頻率也會加大……但這樣的情況,難道不是更應該合理分配修為麼?
斯蒂芬小崩潰裡,看著不遠處站在第十關忙碌著破關的蘇恆,臉色已經又出現虛白,汗水也在不斷增多?他恨不得跑到蘇恆面前去吐槽了,尼妹啊,你已經帶出了血腥破關的風潮,在你之前好多實力不足的都是一路極限恢復,走著走著開始咳血,被淘汰。
可你明明實力絕對能通關,為什麼還這樣?
一和十的差距,讓斯蒂芬這個自譽為楓葉之光的學霸,有些太受打擊了。
………………
25號祭壇,蘇恆在全力破題中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給斯蒂芬造成了成噸的打擊傷害,他的身影猶如一道不斷閃爍的魅影,在方圓數米的區域跳動遊弋。
無間步!
之前的每一次破關,小陣法祭壇雖然不大,只有五米直徑,但學霸們來回破題的時候,也是要走,要移動的。
不管來回走動著從土囊裡抽取靈材,還是從祭壇邊緣的破題材料裡找出對應材料,埋入泥土,這都需要動。
靈木系的靈木師,就算不走武道肉身路線,可隨著修為一次次提升進化,體能也都會一步步提升,變強大。
哪怕是靈化巔峰的靈木師,一拳幾百公斤還是沒問題的,走動效率也遠比普通人快的多,不過,以前他破關只是靠進化後的強大體能,和正常人一樣行動,自從在扶搖關得到了入門級無間步後,蘇恆才欣喜的發現,這種武技不愧是小距離範圍內,最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的身法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