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物自然是神物,豈能是凡夫俗子能夠明白的。這一此益州能夠躲過一劫,全靠這些神物。”
說到這裡賈詡忽然提高了聲音:“所以大家要做好保密措施,嚴禁一顆番薯一顆馬鈴薯流出益州。”
諾!
眾人見到刺史大人鄭重其事,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眼下他們跟周邊的是敵對關係。
若是這兩種高產作物傳到了敵人的手中,自然就是他們的末日了。
所以保護神物不外傳,是當務之急。
“刺史大人放心!”
法正正色道:“下官一定會嚴控作物的流出,保住這個秘密。”
很好!
賈詡滿意的點了點頭。
卻沒有看到孟達和李嚴眼中的興奮之色。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縣人,也就是董卓建造的那個塢堡的所在地。
號稱十年不破的郿塢,也沒有擋住董卓歸西,因為人家是把他從郿塢騙出去幹掉的。
法正出身不錯,名士法真之孫,也算是當地的豪族。
可惜董卓進京,禍亂京畿,為了躲避戰亂才逃到了益州。
那個時候益州是劉璋的地盤,劉璋不識人才,也沒有重用法正。
法正這人懷才不遇,脾氣不大好,說話尖酸刻薄,不招人喜歡。所以在益州的時候,法正也混的不太如意。
整個益州唯有兩個人欣賞法正,以為他是個賢才,一個是同鄉孟達,另一個就是別駕張松。
張松是益州大戶人家,也非常的有才。對法正十分的尊敬,是不是還接濟一下。
後來張松見劉璋不足成事,私下裡叛迎馬超,還特意寫信招攬法正過來共舉大事。
可惜這個馬超更不成事,進入益州沒多久,就被郭嘉橫掃出門,自然也就失了勢。
法正陰差陽錯的投到了郭嘉的門下,受到了郭嘉的重用。
現如今也是三千石的太守了。
法正這個人小心眼,睚眥必報,翻身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當年欺負過他的人找出來,然後加倍奉還。
你當初吐我一口口水,我今天吐你兩口。你踹我一腳,我還你兩腳。
他就是這麼一個人。
不過對於當初有恩於自己的朋友,法正可是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
如今張松提出來要借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