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可不是一件小事。
稍有差錯就會引發大亂。
尤其是三家爭儲的關鍵時候,處理的不好就會釀成大禍。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遷都之前,把儲君的人選定下了。名份一定,就會斷絕了那些人的心思。
在蔡瑜看來,郭嗣是郭嘉的嫡子,理所當然的會成為儲君的。
但是之前郭嘉那麼一問,事情就充滿了變數了。
蔡瑜心中忽然有種不好的感覺。
如果郭嘉真的捨棄郭嗣立其他的兒子為儲君怎麼辦?
她又該如何面對呢?
跟郭嘉作對,逼迫他非得立郭嗣不可?還是不為所動,坐視郭嗣丟掉資格?
蔡瑜左思右想都有些為難。
這件事也不是她能夠做主的。
“來人備車,我要去大將軍府。”
她要去見見姐姐蔡琰,探探她的口風。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一幫孩童正襟危坐,端起手中的書本,朗聲讀起來。
這幫孩子有男有女,男孩五六歲,女孩四五歲的樣子。
中間一個坐的最端正的就是郭嗣。
這孩子遺傳了父母的優點,生的是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兩隻大眼睛十分的有神。
此刻的他正在用心的朗讀。
坐在郭嗣左邊的就是郭淮,郭淮是甄脫的兒子,甄家不過是個商賈世家,底蘊不足,沒有實力去爭奪儲君的位置。
所以甄家也沒有這個打算。
甄脫能夠順利進門,得益於蔡琰的照顧,為此甄家對蔡琰十分的感激,兩個女兒自然也以蔡琰馬首是瞻。
所以小郭淮也成了哥哥郭嗣的跟屁蟲。
坐在郭嗣右邊的是郭江。
郭江的年齡要比郭嗣大幾個月,身子也十分粗壯,貌似遺傳了孫家威猛的血脈,年紀雖小卻十分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