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的發展還是出乎意料,隨著和修法被華佗破解,郭嘉的身體漸漸的恢復了。
身體恢復了,生育能力也一樣恢復了。
於是乎,郭家大院女人不是生兒育女,就是走在生兒育女的路上。
截止到現在,不算先前的郭野,郭嘉已經有了五個兒子七個女兒。
這個五個兒子中,除了蔡琰的兒子郭嗣,孫仁的兒子郭江,還有甄脫的兒子郭淮,大喬的兩個兒子郭達和郭雙。
大喬也就罷了,橋家在雲州也無甚勢力,沒有什麼爭寵的實力。
但是郭江的母舅家是孫家,如今也是佔據一方的大諸侯。
郭淮的母舅家則是雲州甄家,在雲州也有一番勢力。
再加上長子郭野所代表的道門一系。
這個時代立儲君有兩個方式,一個是立嫡立長,另一個是立賢。
立賢就不可能了,都是一群小屁孩,誰比誰賢惠?
就算是立下了,別人也未必心服口服。
思來想去,也只有立嫡這個途徑了。
畢竟眾多女人中,唯有蔡琰才是郭嘉的正妻,正妻生下的兒子自然就是嫡子了。
但是這樣一來,也有很大的風險。
蔡琰雖然是正妻,但是蔡家實在是太弱了,除了一點名聲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有。
當初郭嘉以為身體不行了,所以提前給長子郭野鋪路了,讓他跟戲忠的女兒定親,和趙雲典韋的兒子結拜。
以前這麼做也沒什麼,但是隨著蔡琰兒子郭嗣的出生,這個問題就變得嚴重起來了。
有戲忠典韋趙雲以及黃巾一系的將領支援,這個郭野完全有實力跟嫡子郭嗣一較長短。
雖然郭嘉能夠強自讓郭嗣繼位,也沒有人能夠幫助他,到時候也是會被人架空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背地裡加強蔡家在雲州的話語權,削弱其他家族的權益。
但是,郭嘉這麼做了,就會引發其他家族的不滿。
要知道他們可都是郭嘉背後的助力。
就算他們明著不說,但背地裡也會對郭嘉的命令陰奉陽違。
如此一來,反倒是利大於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