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孫策,孫權還是十分尊敬的。
長兄為父!
他們的武功都是這個長兄教的。
孫堅在外征戰,也是這個長兄保護他們。
孫策少年英雄,武藝絕倫,年紀輕輕就立下了汗馬功勞,十幾歲就開始獨自領軍,江東至少有一半的地盤是孫策打下了的。
相較之下,孫權就有些庸碌了。
文不成,武不就,迄今仍然躲在父兄的蔭萌之下。
可孫權也不是平庸之輩,他想獲得眾人的認可,想做出一番事業。
所以才會冒險去荊州刺殺郭嘉。
雖然計劃失敗了,但是他卻從中嗅到了機會,一個讓孫家崛起的機會。
所以他才不辭勞苦的說服孫堅出兵江夏。
但是諸葛亮的到來又讓他改變了主意。
孫權不是一個古板的人,他有著隨機應變的能力。
攻打南四郡對孫家更有利。
所以,他才會支援諸葛亮的意見。
“大哥!”
孫權由衷道:“計劃失敗,是我的責任。失陷了小妹,也是我的責任。我不會推脫。我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救小妹。”
救尚香?
聽到孫權這麼說,孫策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一派胡言!
他臉色一沉,道:“郭嘉之所以扣留小妹,就是怕咱們江東不守信,如果咱們不打江夏轉而去打南四郡。小妹恐怕就危險了。你以為郭嘉是什麼善男信女?哼,死在他手上的人恐怕都要用十萬來計算!”
眾人也心中發涼。
這些年,雲州的確是踩著周邊的屍骨崛起的,南匈奴、鮮卑、烏桓數十萬的人口,幾乎都要讓郭嘉屠戮殆盡。
不僅如此,冀州的黃巾賊、幷州的丁原、幽州的劉虞、就連朝廷的北軍五校都折損在他的手中。
說他是個殺人惡魔也不為過。
大哥!
孫權忽然大喊道:“你以為打下了江夏,郭嘉就會把尚香平安放回來嗎?錯了,大錯特錯!”
他深吸了口氣,道:“眼下的情況是,我們要跟黃祖拼個你死我活,郭嘉卻在襄陽坐山觀虎鬥。就算是我們打下了江夏,在毫無損傷的襄陽面前,仍然沒有任何的優勢。沒有優勢就沒有談判籌碼,小妹自然也很難順利回來。只有按照諸葛亮的計策,打下南四郡,坐視黃祖跟蔡瑁相鬥,等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郭嘉要想保住襄陽,就必須求助於我們孫家,如此一來,我們才有籌碼跟郭嘉談,要回小妹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段時間孫權也不是沒有動腦筋。
他的大局觀和反應能力要比孫堅孫策好的多,很快從諸葛亮的計策中洞察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