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將中國分三十六郡,琅琊郡為其一,郡治琅琊縣是當時秦帝國最大的港口。西漢琅琊縣自然災害頻發,郡治遷至東武,隸屬徐州刺史部管轄。東漢改琅琊郡為琅琊國,建都開陽城。
幾年前開陽城內搬來一戶大戶人家,誰也不知道這戶人家是什麼來頭,不過人家剛搬進了就置辦了一個大宅院,在城外賣了幾百傾土地,足見財力雄厚。
這戶人家十分的講究,每日吃的是牛羊雞子、應季的蔬果,穿的是綾羅綢緞,端的是一個大富人家。
只是這戶人家比較低調,搬來幾年也沒有出來走動過,周邊的鄰居也只知道主人家姓曹,是從京城回來的官宦人家。
從太守大人對他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逢年過節,琅琊郡的大小官吏都回來拜訪一番。
也正因為如此,沒人敢打這戶人家的主意。
這戶人家自然是曹操的老子曹嵩了,他曾經是太尉,雖然是花錢捐來的,但也是實打實的三公。
曹嵩有錢,花了一億錢捐了個太尉,算得上是大富之家了。
只是這個人為人吝嗇,可謂是視財如命了,就連曹操起兵的時候,他連一毛錢都沒出。
曹操起兵後,曹嵩更是舉家遠離兗州,免得受到牽連。
在琅琊安頓了幾年後,曹嵩又聽說曹操乾的不錯,迎回來皇帝,又當上了大司空,打算投奔兒子安享晚年。
只是琅琊到許都有段距離,這些年又不太平,沒有人護送很難活著到達。
“父親,父親!”
一個年輕人晃晃張張的闖了進來,正是曹嵩的幼子曹德。
在幾個兒子中,曹嵩最疼的就是小兒子曹德,就算是避難也要把他帶在身邊。
“大哥回信了!”
曹德興沖沖的說道。
“什麼,阿瞞回信了?”
曹嵩也有些興奮。
他不太喜歡曹操,這個兒子從小調皮搗蛋惹是生非,太能闖禍了,每一次都是曹嵩求爺爺告奶奶出錢賠禮擺平的。
好在他們曹家在洛陽還有幾分薄面,無論是中官張讓還是袁隗都會給曹嵩一點面子,所以曹操雖然闖禍無數,但也一直沒有遭太大的罪。
這一次,曹操陳留起兵反董卓,曹嵩害怕連累到自己,不僅一毛不拔還帶著家小躲進了琅琊。
出乎曹嵩意料的是,曹操居然造反成功,不僅得到了朝廷的承認,還當上了大官。
如今更是權傾朝野的大司空。
曹嵩多次去信,想去投奔兒子。但曹操憶起這個鐵公雞老子一毛不拔,心中就有些不爽,所以也沒有回應。
不過最近挨不住曹嵩一封接一封的家書,只得回信讓泰山太守率軍迎接曹嵩一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