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兩萬大軍屯紮在鄴縣南,統帥正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是曹操手下的都尉,統帥大軍,地位僅次於曹操。在他之下,是夏侯淵和曹仁,曹洪只能排到最後。
這裡有個奇怪的地方,縱觀曹魏一一朝,夏侯氏被曹氏要受寵愛。曹仁曹洪是曹操的族人,夏侯惇夏侯淵不過是曹氏的姻親,如今夏侯兄弟的地位明顯要高過曹氏兄弟。
比如夏侯惇自投靠曹操之後,一直都在總鎮後方,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青龍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
曹操對夏侯惇十分的尊重,各將領都授予魏的官號,只有夏侯惇仍受漢朝官職。夏侯敦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屬於漢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號。
最後經過夏侯惇依然強烈請求,最終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封其為魏前將軍。
不僅如此,夏侯惇弟弟和九個兒子和兩個孫子都封為列侯。
另一個夏侯一族的重要人物夏侯淵,也極受重用。夏侯淵官至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於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諡曰愍侯。
夏侯淵的幾個兒子也身居高位。
這種恩寵是絕無僅有的。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宦官,沒有後代,認養了夏侯嵩為兒子,夏侯嵩也改名為曹嵩。
所以,曹操實際上就是夏侯氏的後代,雖然繼任了曹姓,但是血緣上跟夏侯氏比較近。
夏侯惇和夏侯淵的父親可能跟曹操的老子曹嵩也就是夏侯氏血緣親近,所以比較得曹操的重用。
曹仁曹洪等人實際上是曹操養祖父曹騰的族人,雙方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
當初曹操尚未發跡的時候,還頗受曹氏宗族看不起,曹丕甚至還記恨當初曹洪不願借錢給他的事情刁難曹洪,若非卞太后出面,曹洪或許早就死了。
所以終曹魏一朝,夏侯氏要比曹氏受重用。因為他們跟曹操才是一家人。
且說曹操跟袁紹鬧翻了以後,氣勢洶洶的回到了自家的營帳。
“元讓,妙才,立即集結兵馬,咱們準備攻城!”
曹操已經打定了主意這是對付郭嘉的最好時機,就算袁紹那個鼠目寸光的傢伙不打,他也要打。
這……
夏侯惇微微有些遲疑。
他對曹操是忠心耿耿,但是忠心耿耿並不代表不會質疑曹操的命令。
“大哥!”
一旁的曹仁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