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荀攸化名吳一出現在郭嘉的身邊,除了徐庶和戲忠等熟悉的人之外,其餘的人並不清楚這個吳一先生的來歷。
能夠跟荀攸一起共事,戲忠和徐庶也十分的高興,他們也知道大家族有很多禁忌,所以對荀攸的身份也一直守口如瓶。
這一次把鉅鹿讓給皇甫嵩,可謂是雙贏的局面。
既給朝廷留了顏面,有給中山換來了榮譽,何樂而不為?
眼下,郭嘉已經是雲州刺史了。
雖然還是中山郡的底子,但一州刺史比一郡太守權柄大了不知多少。
尤其是雲州這種特殊的邊軍,州刺史可謂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地盤有了,郭嘉自然也要相應的準備管理體系。
回到盧奴之後,郭嘉立即釋出了第一道刺史令。
任命戲忠為中山太守,負責中山大小政務。
任命程昱為廣陽郡太守,負責廣陽大小政務。
任命毛階為代郡太守,負責代郡大小政務。
任命沮授為上谷太守,負責上谷大小政務。
滿寵留守太行山,負責監視張燕和太行山的盜匪。
當然除了中山郡之外,廣陽代郡上谷都基本上空了,三郡太守也都是光桿司令。
不過在郭嘉的計劃中,是要重建三郡的,所以光桿司令也是暫時的。
文臣方面基本上夠用。
接下來便是武將了。
不算太行山的盜匪,郭嘉已經擁有了新舊八千騎兵和三萬步兵。除了徐晃和于禁訓練的新兵之外,在歷次的戰鬥中也收編了不少老卒,這些可都是百戰精英,是最好的兵源。
這八千騎兵是郭嘉最大的資產,也是他爭霸天下的籌碼,自然不能等閒視之。
郭嘉將這八千騎兵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趙雲的白馬義從,雲集了所有騎兵的精銳組建而成。
雖然只有兩千人,但是裝備和戰鬥力都是頂尖的。
第二部分為徐晃的新軍,這部分人有四千人。
新軍是白馬義從的替補力量,也是維護中山防務的第二梯隊。
獨立於各郡之外,直接受郭嘉指揮。
剩下的騎兵分散到步兵之中,也算解決了步軍無馬的問題。
郭嘉又把這三萬步兵分為了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