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正德大帝> 第359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9章 (1 / 3)

朱厚照走進了雙嶼島街區,看著這些一間挨著一間的店面,他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去看待這裡。

雙嶼島是一個走私犯集中地,但也可以說是一個逃避關稅與商稅的自由港。

作為大明帝國的統治階層,朱厚照自認如今用軍隊攻下這裡,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現在朱厚照不知道的是,自己是否願意看見提督閩浙軍務的朱紈燒燬這裡的一切。

朱厚照已經從朱紈這裡知道他的處置想法,便是要燒燬這個走私基地,參與走私的普通商戶全部以通倭罪處死。

畢竟對於朝廷而言,這個雙嶼港本身就是非法存在的,而這些店鋪也是在做非法買賣。

但如果燒燬這裡的店鋪,就意味著這裡上千的普通居民會失去生存的根本,會無家可歸。

按理,朱厚照現在已經不是大明帝國的皇帝,他已經沒必要再去操心這些事,操心這上千居民如何生存的問題。

但看著這些只是因為“免稅”來這裡做買賣的普通商戶和他家裡老幼的悽然之色,朱厚照又無法狠下心看見國家機器對他們施以最嚴厲的打擊。

但國法是不容私情的。

在朱厚照的諭示下,朱紈更改了處置方案。

對於真正的倭寇與海盜自然是按照朱厚照的敕旨令其為奴,而對於這些為避稅而來做生意或務工的普通居民,則全部保留其產業與工作,但這些年所積欠的稅賦必須全部補齊,可以分期補繳。

否則,官府會強制收回這些店鋪。

對於雙嶼島的普通居民而言,自然也願意接受這個結果。

他們自然也不敢同朝廷正面對抗。

與此同時,朱厚照還對朱紈吩咐道:“你向朝廷上奏疏,奏請增設雙嶼港為縣,且即刻任命官員來治理,並請朝廷准予設雙嶼港為貿易自由港,可免進口關稅。”

朱厚照之所以讓朱紈題請朝廷乾脆就設雙嶼港為國際貿易自由港,則是因為朱厚照透過在雙嶼島上對這些商戶的審問了解後得知現在許多大明的商行為逃避朝廷稅賦,竟已經開始把自己的加工廠、生產基地轉移到海外地區。

也就是說,這些商行有些時候直接就在海外地區生產、銷售,從而避免向大明繳納多重稅賦。

何況,海外地區的土著勞動力成本低,不受大明律法約束,可以使勁壓榨勞工,甚至還用起了童工,還促進了人販子的發展,竟把內地人秘密騙到了海外當成奴隸用。

而雙嶼島不過是臨近內地的一個走私自由港而已。

朱厚照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商人的狡猾與奸詐,也得承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句話說的沒錯,自己永遠無法想象這些商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

“不能讓商行們太多的往海外轉移,這不僅僅關係到我們的稅收,還關係到底層百姓的就業問題與收入問題,在雙嶼港試點推行自由港模式,便是試著解決這個辦法,對於涉及機械製造、藥物研製、食品加工等實體經濟,可以在自由港免相應關稅,以帶動整個雙嶼島周邊地區的就業,但涉及賭博、風月等不利社會穩定的則依舊加以重稅!”

朱厚照如此對朱紈說道,朱紈也都盡數寫進了奏疏裡。

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整個東西洋幾乎都成了大明內海,所有的貿易都是大明的商船在參與,連殖民地的管理者也是大明的官員或者是大明封出去的宗親勳貴。

整個地球除了亞歐大陸的西邊與北邊部分,都成了大明的文明統治圈。

而大明中央帝國還保持著在生產力上的技術優勢,所以,大明依舊是出口的多,進口的少,白銀依舊是在流入內地。

但是,隨著國內百姓收入提高,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逐漸被破壞,大明現在作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會逐漸成為最龐大的消費市場,進口的額度會逐漸提升。

如果因為關稅太高,則會導致很多商行轉向海外,從而是海外殖民地成為加工廠,反而讓大明內地製造業變得蕭條起來。

所以,降低關稅與開設自由港是很有必要的,也算是對整個帝國統治區域內的貿易提供更靈便的調控方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