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聯邦那邊有什麼反應?”李亦向蜂后詢問著。
距離羅比將貝爾綁架回來已經過去了三天時間。
但令李亦感到奇怪的是,明明造成的陣仗並不小,德聯邦損失了一支精銳小隊,一架直升機和一輛裝甲車。
可在新聞或是輿論上,都沒有半點動靜。
這可不像是日爾曼人的作風。
而蜂后也很快給出了緣由:“指揮官閣下,德聯邦軍部內部就此事產生了分歧。”
“鷹派認為這是對一個主權國家的嚴重侵犯,想要找出幕後兇手並進行報復,且把目標鎖定在了波瀾、美聯邦等身上,同時也不排除一些極端組織,甚至還考慮了以國一些極端主義者。”
“鴿派則考慮到近期的多邊問題和國際局勢,認為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襲擊,其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將德聯邦拖入新的泥潭中。”
“有意思的是,他們竟然懷疑這可能和烏克瀾或俄聯邦有關。”
李亦聽到這時,甚至能聽出蜂后發出了人性化的輕笑聲。
“所以,最後的結果呢?”
蜂后回答道:“雙方還在博弈,甚至有更多力量也參與進來。”
“目前的結果是讓特勤部門以城市反恐為由,進行調查和處理,並對輿論進行有了有效控制。”
“根據推測,鴿派勝率的機率達到83%,最後的處理結果很可能將此次事件,表面冷處理,實則藉此機會在北部軍事盟約中,進一步獲得同情並加強話語權。”
就這?
李亦不免撓撓頭。
他最初制定這份行動計劃時,考慮到的最壞結果,就是被德聯邦發現,並最終查到他身上。
而後,由他所主導的組織勢力,說不定會被定性為極端組織。
但現在看來,他還是低估了這些人。
相比較一支小隊計程車兵,和一架直升機及一輛裝甲車,擴大現有利益,或者在鬥爭中掌握更多權利,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哪怕那一尊外骨骼動力裝甲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也依然不足以引發重視。
不過,這倒也不怪這些人。
畢竟現代戰爭,打的都是後勤。
外骨骼裝甲這玩意,看似對單兵戰鬥力提升很大,但同樣的,也會對後勤造成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