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心虛,將武則天立為皇后不久,李治麻溜的把寓意著承繼的“永徽”年號給改了。
是為——“顯慶”。
而在顯慶年間,朝中的局勢也再次發生了一大變動。
李治身體越發虛弱,患了一場風疾之後就再也無法正常上朝了。
是以,朝中一應事務基本移交武則天代為執行,久而久之,她在朝中威勢幾乎已經與帝王無異。
所以說——“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這一說法用來形容武則天是合適的,但無疑要將李治的名字加上。
畫面中,隱在遙遠的時間長河中看不清模樣的帝王交出手中的火炬。
年輕的帝王伸手接過,轉身前行了兩步,無可抑制的捂著嗓子咳嗽了幾聲,腳步虛弱而臉色蒼白下來。
威儀萬千的鳳袍女子抬步而來,輕柔而又堅定的攙扶住了帝王的手臂。
二人攜手,一步一步踏上了前行之路。
直到時光流轉,帝王蒼老疲倦,漸漸在她身旁消散如煙。
她卻腳步不停,鳳袍寸寸化作華麗的龍袍,最後獨自一人踏上至高的巔峰,平靜而又威嚴的回頭凝望!!
史書浩蕩,無數先賢在其中綻放出了不可忽視的璀璨華光!!
史書漫漫,無數英雄在其中留下萬世不朽的姓名和佳話!!
她說,“我的一生無需爾等揣測,我的功績無需後世評說!!!”
華夏曆史上唯一一位被史書承認的女帝,她開創的,是一場無可睥睨的傳奇。
……
天幕前。
嬴政淡淡笑了一下,“哼……”
史書如何記載,那是後世需要擔憂之事,若要為了那所謂後世評價而活,豈不是如鎖鏈束縛,行止不由己?
舉凡浩蕩史書的帝王,哪一個會為後世史書的評價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