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需解釋?”
道玄神色平靜,道:“焚香谷沒有抓住機會怪得了誰,我們不說,天音寺也不可能透露口風,由他們猜去吧。”
“掌門師兄高明。”
…
…
與此同時,天音寺。
天音寺與青雲門、焚香谷為正派三大門派,位於北方須彌山中,門下弟子皆入佛門,修習佛家至高法門‘大焚般若’,依靠佛法普渡眾生,隱遁蟄伏,不輕易涉足世事紛爭。
須彌山上,有一座莊嚴肅穆的寺廟,寺廟的牆壁上還刻著一個個金色的‘佛’字。
天音寺與普通寺廟不同,不涉足世事,但也有世人前來祭拜,香火旺盛。
寺內,漢白玉鋪滿四周,形成廣場,石階層疊,九位一組,接連而上,直至大雄寶殿。
玉石雕欄之間,殿宇雄峙,殿前十三根巨大的石柱沖天而起,數十丈高,殿頂金碧輝煌,雕作龍形狀,栩栩如生。
殿下種種雕刻華麗精美,遠遠過世人想象,絕非凡人制作。
山巔有三座小院落,與須彌山半山腰上極盡華貴的殿宇瓊樓不同,周圍蒼松修竹,枝葉繁茂,山風吹過,說不出的清幽雅意。
院內,一名身穿袈裟,慈眉善目的和尚端坐在石墩上,前面站著兩名月白袈裟的小和尚。
聽聞法相彙報種種,普泓輕輕一嘆,道:“你們未能參悟那天書,代表與你們無緣。
法善,你先下去吧。”
“是。”
等法善離開,普泓看向法相:“那位張小施主過的可好?”
“張小凡道友已經玉清境四重境,資質極高,一身法力雄厚,可能已經將《大焚般若》修煉到了很高的層次,噬血珠仍舊在他身上。”
“造孽啊。”
普泓臉上掛著悲傷,道:“普智啊普智,你的願望實現了,卻害了張小施主。你說焚香谷弟子並未進入滴血洞裡?”
“是。”
“焚香谷的幾位施主可不好忽悠,天書事關重大,貧道需要與道玄真人商議,你與法善去準備準備,明日我們就啟程前往青雲。”
等法相離開,普泓閉目。
天音寺雖參悟天書,但並未參悟出什麼,反而種下了因,後果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