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連那些顧問、專家都沒發現嗎?
“因為飢公是秉承饑饉餓死之人的怨氣而生,那些人在災荒禍亂之中,無糧可吃,無食可用,只能以荒草樹皮等為食,以填充肚子,以緩解飢餓。”
蘇逸也不是指責譚明等人,他只是隨口一說:“因而,飢公出現時,受飢公詭異能力的影響,附近會長出大量荒草、枯草,那些身受飢公影響之人,唯有吃這些荒草、枯草,方能填飽肚子,緩解飢餓,以體味當時那些餓死之人的無奈與痛楚。”
“不過這些荒草、枯草的味道,對於那些飢餓之人而言,味同嚼蠟,異常難吃,可唯有吃這種東西,方能緩解飢餓,也算是飢公對他們的懲罰。”
譚明恍然,難怪那些人就算餓得沒有理智了,寧肯吃土嚼皮帶啃木頭,都沒有一人去吃那些隨處可見的荒草,原來是這個原因。
“你說的懲罰,是什麼意思?”沈云溪倒是抓住了蘇逸話中的重點。
“飢公雖是詭異,但一般不會危害人類,不過飢公是秉承饑饉餓死之人的怨氣而生,故而十分厭惡浪費糧食、食物的事情。”
蘇逸解釋道:“當然了,一般的浪費,不會引來飢公,而是那種大規模、長時間浪費糧食、食物的行徑,方有可能會引來飢公,懲罰那些浪費糧食之人。”
“譚組長,你可以問一下,桃溪鄉平素有沒有浪費糧食、食物的現象。”
“有,這個我知道。”
譚明肯定道:“因為桃溪鄉是美食和旅遊之鄉,還經常舉辦美食節什麼的,每天都需要製作大量的食物,而且食物必須要求新鮮好吃,乾淨衛生,所以在製作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大量的浪費,不合格的都會被扔掉、銷燬。”
“此外,一些賣不掉、吃不完的食物,也會被直接扔掉。”
“如果單從這方面來說的話,桃溪鄉的浪費確實嚴重,尤其是旅遊旺季,也就是這個時候,浪費尤為嚴重。”
蘇逸點了點頭:“應該就是這個原因。”
雖說桃溪鄉的做法是人之常情,正常操作,但飢公卻不管這套。
畢竟,人家是詭異啊,可不管什麼人之常情,幹你就完事兒了。
突出一個浪費可恥,替天行道。
譚明摸了摸鼻子,聽起來這飢公還是個好人,哦,不,好詭。
“對了,浪費食物的地方很多,比桃溪鄉更厲害的也不是沒有,為什麼就偏偏桃溪鄉會招來飢公?”
旋即,譚明想到了什麼,面露疑惑。
蘇逸聳了聳肩:“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關鍵是,《詭錄》上也沒寫啊!
“這個我可能知道。”
沈云溪開口道:“約莫一百年前吧,桃溪鄉地界出現了一次大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那時候正值軍閥混戰,無人救援,導致桃溪鄉附近餓殍遍野,死人無數,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滋生了飢公。”
“飢公本來就位於此處,而恰好桃溪鄉的村民犯了飢公的忌諱,便引來的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