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趙貴就帶著手下兄弟出去了。
劉鎮將特意派了些手下充當嚮導。
他又送來許多米麵肉蔬,有些著急的詢問羅成多久能出兵。羅成卻只是笑笑,說暫時還沒決定,大家意見還沒統一,還得再商量商量,又說暫時還會在這裡停留幾天,不管是接還是不接這活,到時肯定會告訴劉鎮將一聲的。
面對這般的羅成,劉鎮將也有些無奈了。
等了三天。
趙貴帶了十幾騎回來了,他一回來便讓人煮羊肉湯餅,煮好後,他們一人吃了兩大碗。
“在裡面轉了幾天,火都沒生過,天天吃點冷餅,胃都冰的了。”趙貴吃飽,心滿意足的抹著嘴巴。
“情況如何?”
“有些讓人意外,這劉霸道人馬確實不少,說擁眾萬人是吹牛,不過在豆子坑裡,起碼聚了三千人馬以上,其中有大約八百人是健壯賊匪,皆有馬,個個配刀,點子挺硬。”
聽說有八百可戰的賊匪,羅成就知道這夥人不簡單了,而且這八百居然都有馬,武器齊備,就更不簡單了。
經驗告訴他,要啃下這夥人,不可能沒有傷亡。
“不過,這夥賊匪很肥,這些傢伙最近沒處劫掠附近幾縣,堆積了不少錢糧,甚至搶了不少女人。要是打下來,這筆買賣絕對發。”趙貴念念不忘。
羅成卻考慮的是風險。
做為主將,便要考慮好方方面面。
“豆子坑地形如何?”
“就是個大鹽澤,那劉霸道家以前就是煮鹽販賣的豪強,因此對那邊極為熟悉,他現在聚眾數千,更是完全把豆子崗的製鹽買賣獨吞了,所以這傢伙那是日進斗金啊,有錢的很,打他絕對沒錯。”
豆子崗比大野澤還廣闊,這裡地形更復雜,就是一片巨大的鹽澤,南臨黃河,東依大海,距離大運河又不遠,還處於平原、渤海、河間三郡之間的交匯地帶,可以說是個聯接三郡,又三郡都不好管的金三角。
不管哪郡來剿,他們都可以躲往另兩邊,官軍不好跨郡圍剿,尤其是豆子崗地方實在太大,而那鹽澤地形又極複雜,外來人有時連路都難找。
按趙貴所說,劉霸道以前就是個在鹽澤裡製鹽販賣的本地豪強,如果因通賊被官府通輯後,他乾脆就躲進豆子崗裡,把裡面以前大大小小的製鹽坊全給控制了,現在是豆子崗製鹽壟斷,說人家是賊,其實人家是在製鹽賣鹽賺大錢。
“製鹽販賣啊,看來這個劉霸道還真的是很有錢了!”羅成聽了之後,也不由的有幾分心動了,壟斷了一片幾百裡的大鹽澤製鹽販鹽,這買賣和收益豈會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