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到了臘月,百濟道多山,臘月時的氣溫遠比東面的山東要冷的多。尤其到了臘月時,還開始了三寒四暖反反覆覆的奇特天氣。冷三天,然後暖四天,整個臘月裡都是如此的反反覆覆。
日落的也更早了,晝短夜長。
這天早上。
地上還結著一層厚厚的白霜,地面也凍的硬梆梆,一行人打北面路上過來,停在了禮村前。
寂寞的小山村,一下子被狗吠之聲所驚醒。
村柵後隱約閃過幾個人影,他們躲在柵後,遠遠的警惕的打量著一行人。
東明郡古龍縣豐川鄉的亭長老趙站在柵門前,他的身邊則站著幾個百濟人,不過這幾個百濟人都改為漢人髮式,也換上漢式衣襟,但是與老趙他們還是區別很大的。
老趙身披一件紅色的軍大衣,羊毛翻領,裡面襯著羊毛,外面是羊皮子,直到腿肚,很暖和。
尤其是這赤紅色,與秦軍的軍服色一般,使的穿在身上,憑白增添了幾分氣勢。
幾個百濟人則穿的是土黃色的布襖。
做為本鄉亭長,老趙原本是一個征討百濟的府兵,後來因為腿受了傷,便轉為文職,因其之前也是一名旗手,因此轉為亭長,雖還沒入流,但已經是上吏了。
“這就是禮村了?”老趙問。
一名黑襖的百濟人立即上前,“這就是咱們豐川鄉的禮村,村子約有一百多戶人!”
老趙回頭看了看自己身後,有一火九個鄉上漢移民民兵,個個扛著紅纓槍挎著橫刀,再後面還有四火百濟民兵。
加上幾個吏員,他們這一行人剛好五十。
“村裡有幾戶土豪大戶?”
“村裡有三戶大戶,分別為福家、高家和沙家。其中福家最富,這村裡七成的地都是他家的,高家和沙家則合佔了剩下的三成。”
整個村子的一百多戶百濟百姓,其實都是這三家大戶的佃戶或奴僕。
“進村吧!”
老趙道。
今天天氣雖然暖和一些,可大清早的站在這外面依然還是很冷的,腳都已經有些僵硬,手也麻木,臉都沒啥知覺。
身著黑狗皮襖的一名鄉亭百濟聯防副隊長便立即上前。
他用百濟話向柵門後的人喊話,說縣裡的大秦皇軍到了,讓村裡人都出來迎接。
柵門後的人這才趕緊上前來開門。
一行人持槍挎刀入村,村裡的百姓也都陸續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