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果王無嗣,那他這個女婿依然有很大機會成為國王,畢竟他本身也是聖骨金姓王族,當初金氏為穩固王權,因此只在內部通婚,兄弟子、姑姨從姐妹、皆聘為妻。
這樣的傳統下,金瘐信就算為國王女婿,可他一樣是金氏王族子弟,他來繼承王位,並沒有多少障礙。
在新羅,處處都要講究出身,講究血統,講究骨品,整個國家就是由三姓六部控制掌握的,三姓自然是三王族,不過樸昔兩姓名為有王位繼承權,但實際上早就無法從金姓手裡獲得王位,不過依然為最高的聖骨,享受種種特權。
而六部,指的是梁部李氏、沙梁部崔氏、漸梁部孫氏;本彼部鄭氏;漢只部裴氏;習比部薛氏,這六部便是聖骨之下的真骨。
新羅骨品規定,聖骨與聖骨聯姻,其後代為聖骨,若聖骨與真骨聯姻,其後代便要降為真骨。同樣的,真骨與真骨聯姻,後代還是真骨,但真骨與其下的骨品聯姻,後代就要降為低的那品。
而同時,新羅又規定了,所有的官階職位,都必須得有相應的骨品才能擔任。
比如新羅有十七級京官和州郡兩級地方官。
後來又設立了上大等,類似於宰相,上大等為終身制,但新羅真正的大權掌握在和白會議手裡。
和白會議也稱群臣會議,是以真骨貴族和上大等為核心組成的合議政治制度。
所有有資格參加群臣會議的官員,皆稱為大等。
新羅對外征戰、議和、王位繼承和廢黜、決策軍事國政等,和白會議有一票否決權。
而所有的大等,都是終身制的,且不是由國王任命,而是以其家族骨品,自動擁有資格。
上大等,相當於從這群大等裡挑出來的宰相。
金瘐信是王族,所以反而並沒有資格成為大等進入和白會議,他的官階為角幹,僅次於大角幹,是十七階第二等。
這些年,金白淨也一直在學習中原朝廷,試圖在和白會議之外,建立一套國王直屬的中央機構。
他仿尚書省設立了執事省,下轄兵部、禮部、倉部(相當於民部)、位和府(相當於吏部)、例作府(相當於工部),左右理方府(相當於刑部)。
又設殿中省和司正府(御史臺)。
在地方上,又實行州郡制,設立了九州,下轄一百一十七郡二百九十三縣。
但金白淨的改革並不順利,雖然設立了二省一府和六部,可執事省中侍、兵部令、禮部令卻必須由已經獲得大阿位階以上的貴族擔任。
可同時,大阿以上階位,卻又規定必須由真骨貴族擔任。
因此金白淨折騰來折騰去,國家朝政,實際上依然還是由大貴族們掌握,和白會議與二省一府,實際上沒什麼區別。
但在位四十多年的金白淨,畢竟也還是有些權威的,他試圖讓金瘐信成為女婿,然後授他大角幹,讓他來出任執事省中侍,以此來加強國王權威,對抗三姓六部的大貴族專權。
將來金瘐信繼位,他便能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