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雖有六京,但皇帝還是以中京洛陽為主,其餘五京不過是陪都而已。提高規格,也是加強對這些重要城池的控制。
府院的宰輔們對此倒也沒有意見,長安城確實顯得處處不便。
長安的太極宮低窪溼熱,天子不利居住恢復病體,而長安城也顯得殘破了點,尤其是自開皇元年隋朝遷入新長安城,直到大業九年,用了近三十年時間,長安城才算勉強把外城的城牆都修好了,但是依然還有許多配套的設施沒有建起。
更別說,經過隋亂後,如今的長安城百姓很少,城南大片的坊區,現在都還沒有房屋住宅,都還只是坊牆圍起來的農田菜園子而已。更不用說,自皇帝推動的佛道改革後,隋朝時那上百座的大寺、道觀,如今盡皆遷出,更讓長安城顯得蕭條了。
雖然也有如閻毗這樣出身關隴貴族的大臣,對長安很有感情,提出朝廷就以長安為京師,對長安充實人口,恢復往日繁榮。
可一眾宰輔們卻對此沒什麼興趣,洛陽城這幾年已經恢復的不錯了,現在卻要捨棄洛陽,再來經營長安,豈不是瞎折騰,再說了,大秦朝中最強的一股勢力是誰?不是關隴舊貴族也不是什麼江南士族關東士族,而是山東豪強集團。這些人多是隨皇帝于山東起家的那群人,最早多是些豪強小地主之類的,也有許多是庶族寒門出身,他們跟隨皇帝征戰,建功立業,如今成為開國功臣,佔據朝堂高位,祖籍家鄉在山東,產業家眷則多在洛陽,誰願意跑來這關中長安呢。
安西留駐一軍鎮守,吐谷渾留駐一軍鎮守,再加上劍南派去的一軍,除了這三個軍七萬二千人,其餘的軍隊,南衙府兵各歸軍府,北衙禁軍和內衙親軍,則返回洛陽,以及六京駐地。
“魏徵。”
議事結束,皇帝留下了魏徵。
皇帝與魏徵一起在殿前漫步,看著銀杏黃葉飄零。
“大秦立國也已經四年了,經歷此戰之後,大秦算是暫時解決了外患大敵,十年之內,可以說都再無敵人可以威及大秦江山,這天下,算是真正的穩固下來了。”
魏徵點頭。
不論是江南還在苛存的三藩,又或是遠走千泉的西突厥,或是吐蕃、諸羌等,經此一戰,都無法危及朝廷了。
吐谷渾已亡,青海四郡算是立起來了。
安西三郡設立,西突厥分裂,射匱將自顧無暇,而吐蕃已經向大秦稱臣。
“可惜這一戰來的太早了一點,若是晚個十年,哪怕是晚五年,朝廷也能收全功。”
“是啊,這戰雖然贏了,可我們卻沒餘力再擴大戰果了,不能把西域一舉收復,不能趁勢再滅吐蕃,確實是個疑惑,不過也知足了。”皇帝拄著龍杖,“外面的危機暫時解除,接下來我們要專注中原內部,得休息生養,恢復民生國力。當然,也是時候總結一下了。”
皇帝交給魏徵一個任務。
“你雖不是最早跟著朕的,但也是在朕還於微末之時便已經跟隨了,你是看著朕如何一刀一槍拼下的這個大秦,也是親眼看著前朝是如何一點一點崩潰的,朕希望你能夠寫兩本史書,一本就叫大秦創業起居注,就寫朕如何開創大秦江山之事。而另一本則為隋史,你來主筆,為前朝修史立傳,也算是給前朝劃上一個句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