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個不是千里挑一的精英呢。
正常的情況下,就算入了羽林宮成了羽林騎,三年滿後,下放到軍中,能授個羽騎尉,但也得努力個好幾年,然後表現極好的,才有可能再次入羽林宮授為羽林郎。
無數雙眼睛都唰唰的望過來,一個個目光裡全是羨慕啊。
就連那些羽林郎們,都為這個半路加入的羽林郎而驚歎,真是好機遇也是好本事。
三百餘羽林郎,才能算是真正的天子門生,而羽林騎,頂多算是天子侍衛。
“無須激動,好好努力,朕期待你將來邊塞揚威的時候。”
“臣願為陛下效死!”腦子很亂,劉仁軌半天也才只憋出這麼一句話來。
一名內侍走過來。
“陛下,銀臺進呈,政事堂奏報說吐蕃使團已到長安,請求面聖和談。”
羅成呵呵一笑。
皇帝雙手搭在紫檀手杖上,“和談什麼?”
一道奏章呈上,是關於吐蕃使團來長安請求和親並休兵的,上面有吐蕃人提出的詳細請求,同時也有政事堂宰相們的貼黃處置意見,而翰林院的學士們也已經做了初步的批示。
“黃金五千兩,犛牛一萬頭?吐蕃人倒還是挺大方的嘛,他們那鳥不拉屎的荒涼高原之上,要湊起這份禮物也不容易吧?”
“不強求皇帝之女,只要有公主封號就行?看來吐蕃人這次很有誠意啊。”
羅成翻看政事堂的貼黃意見,輪執政事筆的平章事、門下侍郎陳叔達認為既然吐蕃人這麼有誠意了,只是要一個有公主封號的女子和親,得許之後就願意休兵罷戰,那不如答應吐蕃。
他認為如果一個女人就能換得吐蕃撤兵,這是很划算的。
而翰林院的代批是由西閣大學士王珪當值代批的,他也是一樣的意見,認為可先答應吐蕃和親請求,先解除大非嶺之圍再說。
“朝廷可先安撫吐蕃,和親下嫁,然後先剪除西突厥,再徐徐圖之。”
皇帝看完,直接把這奏摺甩到了地上。
“荒唐,府院的宰執們,就是這態度?這究竟是陳叔達和王珪個人的意見,還是政事堂和翰林院都達成一致的態度?”
內侍們看到皇帝發火,都有些驚慌。
“天皇請息怒,切勿激動氣壞了身子。”
“立即召集府院宰執,到甘露殿來議事,立即!”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