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沒什麼家底,誰遭的住這樣的敗家。
於是別人日子越過越好,都有了奔頭,偏偏他家卻過的家徒四壁,孩子都經常沒吃沒穿,還得到處找人借。
這不,現在借都借不上了,於是這傢伙乾脆決定典妻。
“爹,劉三的娘子倒是還不錯的,人勤快老實,長的也不錯。”王鐵匠的二兒子有些心動的道,都是十里八鄉的,對劉三這種人家裡也是都清楚的。況且,王鐵匠家經常四處打鐵,也都見過劉三和他妻子。
王老二今年都二十六了,這個年紀,別人孩子都五六個了,可他現在還打著光棍,以前窮,沒辦法不敢想娶媳婦的事,也沒人願意嫁。現在家裡條件好了,便十分迫切的想娶一個。
可找來找去也找不到一箇中意的,不是別人家女兒要求彩禮太高,就是人牙子帶來的胡女他瞧不上。
老王咬咬牙。
“人是都知道的,不用再打聽看過,就是不知道劉三願意典幾年?”
“三年。”
“他要多少錢?”
“劉三那混帳,你知道的,窮瘋了,他開價是要一年兩萬錢,另外每年要貼他食谷十石,還說生了孩子歸他劉家。”
老王把頭搖的跟個拔浪鼓一樣,“這怎麼可能,劉氏都是生養過三個孩子的婦人了,年紀比我二兒小多少,年紀不小,人又長的瘦,怎麼可能一年兩萬?”
王牙子便笑說,“所以說劉三混帳嘛,不過你也別當回事,我呢也跟他直說了,願意典呢,就總共兩萬錢,典三年,另外每年另貼他食谷口糧五石,這三年裡生了孩子,不論男女都歸你們老王家。”
“這個比較在理。”老鐵匠一聽這條件還差不多。
“是的,我辦事向來穩當的,另外就是還有一點,要辦儀式,得有媒人、聘禮,要選黃道吉日,設定香案,擺設酒席,還要花嬌迎娶。”
“聘禮他要多少?”
“這個就是意思一下,你隨便給個三五千錢就行的,也跟他說好了。”
這老王辦事,確實還是很利落的,事情都是談好了,才來跟王鐵匠說合。
老鐵匠於是心裡算了一下,典妻三年,典錢兩萬,另聘禮錢五千,辦酒席什麼的估計也得幾千,再加上謀媒、給王牙子的謝禮,加起來估計得起碼三萬錢。
這還沒算一年還要另給五石糧。
“爹。”
那邊王二有些忍不住了,光棍久了,現在就是老母豬都能看的上,何況劉三娘子也是十里八方長的比較端正的了。
“兩萬錢典五年,沒有食谷,包聘禮在內,要是願意就辦,勞煩老哥你跟劉三談好,我們再一起簽訂契約,爭取早點把人迎到我王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