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密卻已經心灰意冷了,雖然這場北邙山大戰,李密才調動了十萬人參戰,可實際上這是魏軍最精銳的兵馬了。
尤其是魏武卒和驃騎潰敗後,李密已經沒有了嫡系兵馬。
他還拿什麼打呢?
再說了,前有秦軍,後有鄭軍,他李密現在這千把人,連這洛河都過不去,又逃何南下重整兵馬,東山再起?
這就是魏軍最大的致命之處,地盤雖大,可真正的鐵桿心腹太少,幾年大戰洛陽,軍心士氣民心都不夠,一旦失利,部眾星散,李密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沒了。
拄著劍,李密看著遠處又有秦字軍旗隱現。
沉重的道,“幸不相棄,不如爾等隨我共歸關中,投靠羅成,密雖無功,然諸君必富貴。”
這時,身邊的一眾將校一聽,都不由的露出了高興之色。
“願聽主公之安排。”
這些人跟著李密,也曾瀟灑得意過,但如今形勢,實是太過艱難了。這場大敗,根本沒有機會再起來。
若無秦軍,只面對洛陽王世充,他們還有機會再積聚實力,可現在秦軍已經殺過來了,那他們便成為最先出局的那家了。
這個時候,若能投羅成,當然也是好的,畢竟明面上,魏軍還擁有十幾郡的地盤呢。
當然,也有那麼幾個人,勸說李密別輕易認輸,王伯當在金鏞還有一支精銳,而山南豫西還有不少兵馬部眾呢。
但李密心灰意冷了。
之前兵強馬壯,還拿不下一個王世充,現在羅成都已經殺入河南,又丟了洛口倉,說不定滎陽虎牢關也失了,那他還拿什麼爭天下。
特別是經歷了徐圓朗王當仁這些部眾後,他更是徹底的心灰了。
靠這些人,永遠不可能爭的贏羅成的,他連王世充都爭不贏。
“罷,去洛口倉城,隨我投羅成吧!”
李密的敗亡看似突然,好似一顆參天巨樹,轟然之間倒塌。可實際上,卻是有跡可循,甚至可以說早能預料到的。
當初羅成就曾說過,李密一味貪快求大,導致他的兵馬雖眾,地盤雖廣,可一直沒能真正建立一支魏軍,更別說建立一個能夠在亂世中稱雄的魏國了。
若是李密能夠一直贏,那麼他就能滾雪球一樣的一直膨脹,可一旦李密敗了,特別是一場大敗,那麼李密就將雪崩。
洛陽城下,王世充硬生生頂住了李密,而且頂住了他幾年,這使得李密的那個雪球一直滾不大,且雪球早在崩的邊緣。
現在,終於徹底崩了。
和王世充打的這幾年,李密消耗掉了太多精銳,他的心腹雖然在擴增,但卻始終無法完全把魏軍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