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四十萬大軍在遼東,但運河一斷糧,他們就難以堅持,而高句麗人若是再配合著李密夾擊,則可能再次大敗。
“陛下,臣建議,在李密還未攻下涿郡、臨渝關之前,立即撤回關中,先平內亂,再徵外敵。”
屈突通也奏請皇帝先回涿郡。
“可眼下平遼正是關鍵之時,朕剛剛攻下遼東,羅成也剛拿下卑沙,如今眼看著就能繼續東進,圍攻國內,一舉滅亡高句麗!”
“陛下,平遼不急於此一時。若中原亂,則天下危矣!”
“可宇文述、楊義臣他們已經率六軍東進。”
“可馬上傳召他們收兵撤回。”
無疑,在這些臣子眼裡,徵遼與平亂,還是中原重要一些。
“朕已攻下遼東,下一步就能破國內,然後橫招遼東,徵遼朝鮮!”楊廣的眼裡,滿是痛苦之色,他力排眾議,非要二徵高句麗為何?
不就是因為上次東征,雖敗,可也已經把高句麗人打的元氣大傷,所以他才拼著眾人反對,也要進行危險的二徵,就是不想給高句麗人喘息之機,不想第一次的四十萬將士白白犧牲,想要一勞永逸。
可這該死的楊玄感!
“若朕只派一支兵馬返回鎮守涿郡呢?”楊廣問。
“陛下,就算涿郡不失,可運河也斷了,糧草無法繼續運過來,遼東幾十萬大軍拿什麼支撐呢?若這個時候高句麗再反攻,我數十萬遼東大軍,有全軍覆沒之險啊,請陛下三思!”
“罷罷罷!”
喊出這三個字的時候,楊廣真感覺萬念俱灰。
一切一切的努力,都已經化為了泡影。
“詔令。”
“授李景為涿郡太守,火速率本部人馬回鎮涿郡。”
“令羅藝為遼東太守,鎮守襄平,調李淵為新城太守,鎮守新城,授王仁恭為遼西太守,鎮守懷遠。屈突通為柳城太守,鎮守柳城。”
“急召宇文述、楊義臣率六軍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