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帥命你二人也各率步騎三千,由四千水師護送渡江,你們過江後務必拿下京口,控制運河。”
兩人也都上前接令。
先後派出兩軍共兩萬人馬,然後才是羅成將率率大兵渡江南下。
軍議結束。
秦瓊有些無奈的對羅成道,“大帥,我現在很無奈啊。”
“二哥,你已經是虎牙郎將了,單二哥他們還只是鷹擊郎將或校尉銜呢,總得給他們個立功的機會不是。”
“五哥,我也想上陣啊。”士信也抱怨。
“你那是重騎兵,只有跟著大軍團行動才有機會出戰。單獨派你們去,在這水網密佈的江南,萬一被圍住,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嘛,我才不做那虧本買賣。”
魚俱羅和吐萬緒兩員老將對於沒能上陣,倒看的較淡。
“只派單徐二將率一萬人馬往攻吳郡,會否太冒險了些?”
“兵貴神速,多則不速也。不過我也沒想過要靠他們就攻破吳郡,但起碼能夠攔下劉元進,斷其逃路。”
·······
王世充回到自己江都城中的園子,一干兄弟子侄都迎了上來。
“接到軍令了嗎?”
王世充搖頭。
“那咱們的這些人馬豈不白拉起來了?”
王世充道,“不會白費的,再等等吧。”對於當今形勢王世充看的還是比較清晰的,當二次東征一開始,楊玄感還沒叛亂時,他已經根據種種形勢猜測判斷出,估計會有大動亂要起了。於是他刻意結交江淮地方豪強,廣泛收買人心。許多犯事坐牢的人,他也想辦法找律法漏洞給予寬免釋放,藉機邀買人心。
這次上面下詔平亂,讓他協從。於是他便徵召人馬,其中就有幾千人是他兄弟們暗裡拉起的心腹人馬,就等著這次參與平亂,好藉機立功。
可誰想,羅成根本不用他,只讓他留守江都,負責糧草補給。
八月的風已經給江南帶來了絲絲涼爽。
造反軍卻如火如荼。
左僕射朱燮率軍五萬猛攻丹陽,右僕射管崇率軍五萬強攻宣城。
若是一般軍將平亂,或許就是渡江南下,一步步的打過去。
可羅成卻沒這樣,派了單雄信和徐世績率軍六千在四千水師的護送下,悄然渡江,甚至都沒在京口登陸,也沒走運河,而是先順長江而下,沿著海岸線繞了一個大圈,跑到了松江口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