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一時間也琢磨不明白這齊國公改封為楚國公的用意,可嗣業說皇帝是說進楚國公,這個進字說明就是升賞之意。
暫時不去想裡面的意味,羅成笑道,“三哥你既然下值了,那就帶兄弟們一起進洛陽城逛逛,如今你可是洛陽地主啊。”
“我這地主可比不過你,我在洛陽城只有一座不大的宅子,可比不得你。”
嗣業笑道。
“我,我還從沒來過洛陽呢,連片瓦都還沒。”
嗣業只是笑笑,卻沒多說什麼。他帶著兄弟夥一起騎馬,往洛陽城而去。
眼前這座東都洛陽,是在大業元年遷都洛陽後,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洛陽城以西約十八里處,新建的一座都城。
同年,改洛州為豫州,大業三年又改河南郡,下轄河南、洛陽等一十八縣。
新洛陽城由設計建築了大興城的建築大師、將作大監宇文愷親自設計並主持修建,宇文愷將隋唐洛陽城的規劃設計完美的和洛陽的山川地貌結合在了一起,真正的達到了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
洛陽主要分為宮城,也就是紫微城、皇城,也叫太微城,外加外郭城三重。
不過洛陽皇宮的位置與大興宮不一樣,大興宮皇宮是在大興城的北正,而洛陽紫微宮城卻是在西北角。
“這洛陽城很繁華,最有名有是七大建築,為天闕、天街、天門、天津橋、天樞、天宮和天堂,這七大建築南北縱貫洛陽城,第一次看到,絕對震憾人心。”嗣業介紹道。
洛陽城不再是如大興一樣的左右對稱的佈局,宇文愷把洛陽的各部份與天子聯絡在一起,引洛水貫穿全城,將洛陽比喻為天上的天漢銀河,把宮城看做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宮,連架在洛水上最大的橋也稱為天津橋。
天津,意為天上疆界的港,在這裡停、發駛往銀河的橋。
而洛陽的建國門大街,連線宮城正門和郭城正南門建國門的御道,寬達三十餘丈,號稱天街。
洛陽城處處都在彰顯著楊廣這位天子的大業天朝上國氣象。
一行人打馬前行,終於接近洛陽城。
遠遠就看到洛陽的外郭城。
“外郭城南寬北窄,略近方形,城牆全部有夯土築城,基址寬達七丈,南牆長約兩千四百丈,北牆長約兩千一百丈,西牆南端長約兩千二百丈,城牆下面都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
洛陽外城有八座城門,西牆上沒開門,南牆開了三門,自東西向為長夏門、建國門、白虎門,東牆三門,為永通門、建陽門、上春門。
北牆兩門,為喜寧門和徽安門。
“全城總共一百零九坊加三市,洛河以南為八十一坊加西市和南市,洛河北為二十八坊加北市。”
大興城只有東西二市,所有大興城的百姓購物喜歡稱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