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比那些皮裡樹的真正價值,一個億的價格並不算高。
就拿霍思寧從巖恩那裡弄回來的這批貨來說,她現在不過才賣了一噸給金凱麗,手中就已經進賬超過五百萬,這就意味著,這一次她的西雙版納之行,將會得到五千萬甚至更多的回報。
和翡翠玉石不一樣,樹脂是可再生資源,如果這些皮裡樹的所有權攥在她的手裡,那麼這些皮裡樹所能創造的價值,絕對超乎想象。
而且,霍思寧並不是出不起這一個億,她如今手裡面的錢不少,雖然這些錢她還有其他打算,但是一個億還是拿得出來的。
不過,這一個億於林業局而言就有些多了,那些皮裡樹如果霍思寧不提出購買,林業局也不可能再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只能讓那些樹爛在原始叢林裡。
所以,這一個億的價錢開出來,就未免有點把霍思寧當冤大頭的意思了。
“永久性購買也不是不行,但是這個價錢還可以再商量商量,你找林業局方面再談談,看看能不能再少點,最好能在八千萬之內拿下來,這是我的底線。”
霍思寧在沉默了一陣之後,給吳均說了一個自己的底線價格。
吳均那邊迅速之行,在宴請林業局方面的人吃過一頓飯之後,酒足飯飽,餐桌上開始了一番交涉和拉鋸戰,最終,這些皮裡樹以七千八百萬的價格成交了。
得到這個訊息,霍思寧立刻就給吳均那邊轉了八千萬過去。因為霍思寧的這個計劃比較趕,吳均也擔心夜長夢多,又花了點錢疏通了一下關係,當場就把合同給簽了下來。
確定那些皮裡樹的所有權都攥到了自己的手裡面,霍思寧原本懸著的一顆心才總算是放下了,她對吳均打了個電話,讓他去巖恩所在的傣族部落,和族長達成一個協議。
霍思寧也知道,那些皮裡樹雖然被她買下了,但是她距離西雙版納這麼遠,而且原始叢林也不是她們這些外地人能夠輕易就能進入的,這些皮裡樹的日常維護本身就是一個難題。
所以霍思寧希望能夠得到族長的幫助和支援,族裡安排出專門的人員來替她管理這些皮裡樹。
當然,作為回報,這些管理人員都是可以得到薪酬的。
同時,因為皮裡油採割不易,霍思寧也不打算每年耗費額外的人力物力來對這些皮裡油進行收割,等到了收穫季節的時候,這些皮裡油,仍然會交給傣族部落進行採割。
雖然皮裡樹如今已經變成了霍思寧的私產,但是這些採割下來的皮裡油,霍思寧仍然願意以市場價從這些傣族村民手中進行購買,但前提是,這些皮裡油他們不能私自賣出,只能交給她統一回購。
霍思寧的這個提議,當然是得到了傣族族長的欣然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