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伊利丹與瑪維,這個故事算是告一段落,幾個人在山洞休息,把傷養好,幾天後騎著吉良馬,向東南方向進發,很快來到一個國家。
這裡是軒轅國邊緣,很多人認為軒轅是在中國的中部,其實不是,他在崑崙山西北邊,那是一個豐富的傳奇國家。這裡是一個與中華規則不同的小世界。
往前行進就看到了一座座的大山,這山就是窮山,窮山東邊居住有人,而這裡的人,都會拉弓射箭,但是他們不能向西方射箭,窮山的西邊是崑崙丘。
這裡的人都畏懼黃帝的威靈,敬畏黃帝而不敢拉弓。軒轅丘位於軒轅國北部,呈四方形,四周被四條大蛇環繞守衛著。
在這四條大蛇的北面,有叫做沃野的地方,每天都有鸞鳥在那裡唱歌跳舞,鳳凰在天上鳴叫飛舞,那個地方也住有人。鳳凰生下蛋之後,這裡的居民就食用它,蒼天降下的甘露,人們就飲用它,凡是他們所想要的,都能事事如意,他們的壽命最少都是800年。
這裡的野獸與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間和睦相處沒有爭鬥,而這裡的人雙手捧著食用鳳凰蛋,總有兩隻鳥在導引他們。
“此處不遠有一種龍魚,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山上生活的神獸,就棲息在沃野北邊,龍魚的形狀與鯉魚相似。”
“他們長著龍的頭,魚的身體,不但在水中傲遊,還能漂浮在陸地的上空。有神力的人,騎著龍魚遨遊在廣闊的原野之上,就如騎著馬飛奔在太空之中。但這種龍魚很少,也無人得到它的青睞。”
玉蘭是山神,自己見識過的書,給幾人普及一下知識。
“在龍魚所住的北面,有一個國家,那就是白民國,他們住在流沙的下游邊上,在白民國的境內生活著一種神獸,他的名字叫乘黃,形狀與狐狸相似,但脊背上長有角,但身體長長的,有一雙翅膀,它是一種祥瑞之神獸。”
“如果有人有幸能夠得到它,騎上它的身子就能夠長壽,活到2000歲,還有的人說,乘黃的樣子像馬,長著龍的翅膀,馬的身體,背部長著兩隻角,伴隨黃帝征戰多年。”
幾人來到軒轅國,看到的都是人頭蛇身的人,還有人類,蛇頭人身等,在窮山的附近,這裡不長壽的人也活八百歲。他們在女子國的北邊,在崑崙的西北,丈夫國的西南,其上是流沙,這裡的人長著人的臉、蛇的身子,尾巴盤結在頭上。
這裡人的性格性情多好靜,富於理智。溫厚中帶有華麗氣質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表面看來似非大活動家,其內部蘊含著相當實力,很容易得相當的成功。其人生雖屬漸進型,但終能為人首領,黃帝就出生在這裡。
“相傳黃帝誕辰是二月初二,黃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於有熊氏的人們崇尚土德,土是黃色的,母親附寶給他起名叫黃帝。居住在軒轅之丘,因他長在姬水,就以姬為姓,軒轅為號,所以後人也稱黃帝為軒轅氏。”
相傳中華文明開端之始,奇肱國人做的車,來到軒轅丘,黃帝就開始改進造車,並因此被稱為軒轅氏。軒轅二字指的就是車,由黃帝改進而成戰鬥的車,傳揚大中華。
“黃帝是稍後於炎帝出現的一個大神。傳說他長有四張臉,分別看四方,人的身體,龍的血脈,可以監視四面八方。他是中央的大帝,統治著整個中華,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吉祥之說。”
走在路上,過來一個老者,蛇頭人身,老態龍鍾,頭上兩隻小角,看到四個拉著馬的外鄉人,就停下說道:
“歡迎遠到而來的客人,我們軒轅國每一個公民,都熱誠相迎。”
只見他向大地吼一聲,所有的人都陸陸續續地出來,這些人,蛇人,人蛇,人類,等都非常熱情,一路歡快喜悅。這個地方只是黃帝故鄉的一個城鎮而已。
張玄楚問道:“這是黃帝的故鄉,老先生,能給我們說說他的傳奇嗎?”
老者道:“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的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呢!”
“他向東行進,打敗了榆罔,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部落制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