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穿越到山海經> 第372章 第四層塔遇鯤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2章 第四層塔遇鯤鵬 (2 / 2)

對於鯤鵬,在此與眾說說:中國最初鯤鵬的傳說,是莊子在《逍遙遊》中,以開篇首句之重,記錄了這個華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

明代德清《莊子內篇注》雲:“‘北冥’即北海,以曠遠非世人所見之地,以喻玄冥大道。海中之鯤,以喻大道體中養成大聖之胚胎,喻如大鯤,非北海之大不能養成也。”《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五運歷年紀》:“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鯤鵬超脫於九天之外。

白話譯作:“北方的大海有一種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幾千里長。它變作一隻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 也不知道究竟有幾千里長;它展開翅膀,鼓足氣力,奮起而飛時,它的翅膀像遮蓋天空的雲朵。這隻鳥,當海動風起時就飛往南極。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淵池。”

章學誠《文史通義》卷三內篇三:“鯤鵬之壽十億,雖千年其猶稚也。”

唐朝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李白《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羅惇曧《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冥靈大椿之壽,朝菌蠓蚋之夭,鯤鵬之大等喻,《列子·湯問篇》語,《莊子·逍遙遊》引之。”

宋代蘇軾《催試官考較戲作》詩:“鯤鵬水擊三千里,粗練長驅十萬夫。”

清代汪懋麟 《洗象》詩:“豈同龍馬負,徒作鯤鵬想。”

梁啟超《過渡時代論》二:“惟當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 江漢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有人認為《莊子》的鯤即是鯨魚。《五雜俎》:鯤鵬數千裡,或莊生之寓言,然崔豹《古今注》雲:“鯨鯢,大者長千里。”則似實有之矣。《神異經》謂:“東海之大魚,行者一日逢魚頭。七日逢魚尾。”餘家海濱,常見異魚。一日,有巨魚如山,長數百尺,乘潮入港,潮落不能自返,撥刺沙際。居民以巨木拄其口,割其肉,至百餘石。

鯤鵬與金翅鳥之辯

金翅鳥為佛教之迦樓羅(神化的蛇鷹)(又名金翅大鵬鳥,是食龍(此龍指的是印度娜迦,一種蟒蛇)。

而佛教《大藏經》又將鯤鵬之大與迦樓羅之大相較,因此世人多將金翅大鵬鳥與鯤鵬之鵬劃上等號。但金翅大鵬鳥沒有鯤鵬變化之能,鯤鵬也不像金翅大鵬人面鳥身,而且據道經記載,鯤鵬所食者,九天清氣也,故萬不可將二者相混淆。

言歸正傳,張玄楚想,這個鯤鵬到底吃不吃龍呢,去試一試不就知道了嗎,問題是這隻鯤鵬,雖然非常巨大,但比起真實的鯤鵬,它還是比較小,相比起來只有一百公里大,但這也非常之大了。

駕著龍輦向鯤鵬飛行而去,雖然在眼睛當中看到這鯤鵬好像很近,但飛行起來卻是很遠,飛了好久才飛到天上,這鯤鵬也終於看到了他們,雖然他看到了這五條龍和人,但他沒有表示什麼動作,很悠閒地著天空中飛行,一點都不理張玄楚和五條龍。

張玄楚感覺非常的奇怪,傳說中鯤鵬以龍為食,但這鯤鵬他怎麼不來吃我的龍呢,看來得要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正所謂,藝高人膽大,張玄楚用最快的速度向鯤鵬頭前飛去,但這五條神龍卻,有點害怕,也不知道為什麼,難道這是天生的,對鯤鵬有一種恐懼感。

收起龍輦,直接騰虛飛行,來到了那隻鯤鵬的面前,一起飛行在他的頭上,這鯤鵬的眼睛也斜眼看他,但根本就不表示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