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向這些修士們道出城中兵力外,楊鄴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激起這些修士的鬥志。【無彈窗.】
這鬥志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激發的,到了元嬰期的修士,又怎麼可能會因為外物而受到觸動了,不過修士之所以稱之為修士,是因為修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尤其是這些能參戰的修士,那個特性就愈發明顯。
那就是修行。
修行之初可能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修行,但越是往後修行,最初的目的無疑會消失,或是變成別的目的,或是變成了修行本身,而到了元嬰期的修士,其目的大概只有一個,那就是成就分神。
只是元嬰期的修士,不說隨處都是,但數量亦是極多,單看眼下參戰的修士,就有著六萬的元嬰期修士。
對比只有兩百人的分神期修士,差距是極大的。
如果按照這個機率來算,三百名元嬰期修士,大概會出一名分神期修士,雖非機率不一定準確,卻也是較為準確。
此次誅魔之戰前,也有人做過統計,那就是九州共有十六萬的元嬰期修士,以及六百名的分神期修士,這個資料雖然不一定準確,卻也差不了多少。
這樣算來,在場的絕大多數元嬰期修士,是無法突破到分神期的。
激發鬥志的方法,就是讓這些元嬰期修士,看到突破分神期的期望。
坦白來說,這些元嬰期修士,其實都是有突破到分神期的可能性,但之所以未能突破,無疑是差了一絲機緣,只是修行之道上,機緣最是難求。
這機緣並非是什麼天材地寶,也並非是什麼功法,而是指那一點靈光,有了那道靈光就能夠突破到分神期。
這道靈光,是全看修士個人的,而且也要及時地把握住,不然片刻就會流失,之前的丁負能將那道靈光鎖住,完全是例外,不可能重複。
這道靈光,就是突破到分神期的機緣,也是分神期日後的方向。
分神期以前,是以法力多寡取勝,分神期及分神期以後,是以元神取勝,以元神的種種能力取勝,包括了修士的法力多寡,以及對道的領悟,包括了方方面面。
有人曾言,元神為第一神奇之物,雖有些誇大,但卻真的找不出比元神更神奇的東西。
那麼元神,又是怎麼凝結出的了,什麼元嬰化成元神,只是不明白的人說法,也只是分神期以前的說法,雖然對了一部分,但卻不全對。
元神是由元嬰凝結沒錯,但是為何會凝結成元神了,而不是凝結成別的東西呢,為什麼就偏偏是元神呢。
這就說到那道靈光,以及元神未來的方向。
修士的法力是什麼樣子的,元嬰的法力就是什麼樣子的,絕無例外,水行法力就是水行法力,冰行法力就是冰行法力,不可能一個修士是冰行法力,卻出現了水行元嬰。
但是元神凝結出來,卻可能同修士的法力,不是一樣的,比如冰行修士,卻凝出了水行法力的元神。
當然不論怎麼凝結,始終與修士的法力有些關係,不至於是另外的道。
那麼凝結出不同法力元神的方法,又是什麼呢,自然就是那道靈光,凝結元神的方法。
得了那道靈光,就有了凝結元神的方法,才能凝結元神,而同時因為是是靈光,並沒有具體的事物,就像丁負一樣,雖然知道了那是靈光,卻也不知道靈光的屬性或是具體情況,而靈光的具體情況,尚沒人能理清。
但是丁負的靈光,是因為丁負本就有元神之資,又兼他曾破而後立,雖銳氣消失,但資質更上一層樓,卻亦是元神期蹉跎幾十年,那缺失的銳氣雖是原因,但並不是主因,直到丁負在吳洲的十年,經過鄧途的指點,紮實了往日根基,然後恢復了曾經的那一股銳氣,有所感悟,又兼修煉獨特功法,才閃出那道靈光的,其中經歷,不可謂不艱難。
尋常元嬰期修士,未必有這樣的際遇,就算有了,也未必會閃出靈光。
而這,也正是分神期修士的可貴之處,任何一個分神期修士,必然是經過了種種磨難,方才到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