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道說的對,現在不是劉邦願意不願意的問題了,而是他已經沒有拒絕韓信的資本了。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固守等死,要麼聽從韓信的建議引兵東去。
劉邦是個聰明人,聰明人一般都不會做什麼玉石俱焚的傻事,事實上他比任何人都愛惜自己的性命。他不介意短暫的失意,也不害怕一時的失敗,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劉三爺就可以捲土重來。
若是換了項羽,此刻被韓信逼到這種份上一定會力戰到底,哪怕是最後拔劍自刎。可劉邦不同,所謂的尊嚴和骨氣對他來說不過是放屁,他只在乎結果,就算他被打敗九十九次,只要他第一百次贏了,那他就是贏了。
其實韓信和項羽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他們都小看了劉邦的堅韌和頑強。這種人若是與你為敵一定會如同附骨之疽般死死的纏住你,除非你將他徹底打倒消滅,否則他一定會東山再起。
不過韓信此時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他並不想出兵干涉關東的大戰,他想作壁上觀為秦國贏得更多的時間。但事態的發展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料,原本他以為項羽雖然英雄了得可畢竟雙拳難敵四手,他手下的鐘離味、虞子期等人雖為良將可並非帥才,獨當一面卻略顯稚嫩。
項羽的主力大軍深陷齊地這在他的意料之中。齊國原本就是關東首屈一指的大國,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就是齊桓公,戰國初期將強盛無比的魏國打的滿地找牙的也是齊國的孫臏,後隨著秦國的崛起國勢日頹但仍然是關東第一強國,戰國中期齊閔王與秦昭襄王甚至並稱東西二帝,遙相呼應,雖不久就被迫取消了帝號,可齊國國勢之強仍然可見一斑。
齊人空號其大,心態躍然一番上國心態,而楚國沃野千里,動輒帶甲百萬,兩國為了爭奪霸權廝殺攻伐了四百多年,齊強則楚弱,齊弱則楚強,早已結為世仇。項羽分封天下時不懷好意的將齊國分裂成三個小國,還私自吞下了齊地的薛郡和東郡,早已經極大的刺傷了齊人狂傲的自尊心,所以老大田榮振臂一呼,四百萬齊人紛紛雲從響應,開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反楚抗戰史’。
田榮到也是個人才,他在齊地稱霸多年,威望極高。起兵後趕在項羽反應前便已迅速的平定了齊地,又廢黜了他的侄子田市,自立為齊王,以其弟田橫為相。待項羽的二十萬大軍殺入齊地後他又避其鋒芒,只是拒守城池絕不出戰。齊國大大小小數百座城池,項羽若是一一硬攻下來恐怕要累斷了氣,所以項羽的楚軍雖然在齊地連連取勝,可卻一時難以平定齊國。
就在項羽主力大軍深陷齊地之時,趙魏聯軍則趁機猛攻中原,將投靠楚國的殷王司馬卬和河南王申陽打的叫苦連連,直到季布率八萬楚軍援救中原後才穩住了陣腳。
季布此人信而剛勇,極負謀略,遇事沉重頗有大將之風,是項羽最為倚重的心腹愛將,每次出征都將楚國後方託付於他。不過季布雖然排名靠前,可名聲卻遠遠比不上鍾離味諸將,無外乎其他,是因為他常年駐守後方沒有上前線的機會。久而久之天下人就只知道項羽帳下的英布、鍾離味之勇,卻不知季布的厲害。
季布一上戰場就表現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將帥之才,他敏銳的發現了趙、魏兩軍之間薄弱的結合部。先是數日閉門不戰麻痺了魏趙聯軍,然後突然發力猛@插兩軍的結合處,七戰皆勝,在雒陽城下大破魏趙聯軍,一舉扭轉了楚國在中原的頹勢。隨即大舉揮兵西進,在大梁城下和魏趙聯軍對峙。
反楚聯軍在關東的失敗也讓韓信憂心忡忡,他很擔心項羽能很快的平定關東,那樣對秦國來說一定不是個好訊息。而此時若是冒然出兵顯然不妥,要知道秦國北方還有一個無比強大的匈奴在虎視眈眈著。
所以韓信才想出了‘禍水東引’這個辦法,放劉邦去中原與項羽為難,為岌岌可危的反楚聯軍平添一大助力,這或許是個也不錯的決定。
而劉邦的想法就更簡單了,與其在南鄭城中等死,還不如去中原碰碰運氣,說不準自己的轉機就要從此時開始了。
當天偃師道和彭越就被放出了南鄭,隨後秦軍按照約定撤去了東城的防線,全軍後退三十里。劉邦則帶著他的大軍東出南鄭,一路向東狂奔而去,秦軍則按照約定並未尾隨追擊。
韓信再次見到彭越時上前為他解去了捆綁,拍著彭越的肩膀笑道;“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再見面了,這次怎麼樣,願不願意跟著我幹。”
彭越面色一陣青一陣白,心中猶豫掙扎了很久,終於咬了咬牙恨恨道;“劉邦那傢伙對我有知遇之恩,我彭越也一直兢兢業業的為他捨身賣命。現在他居然要殺我,那就怪不得我了。”
說完一拜到底,長揖道;“末將願為上將軍效命,還望大人收留。”
韓信哈哈大笑,眼中閃過了一色得色。“如此甚好,我等此時已經多時了。”
若論算計別人,這天底下恐怕沒有一人是韓信的對手了。到處挖坑,四處下絆,等著你往裡面跳,最後被賣了還心甘情願的幫忙數錢,這才是韓信的風格。彭越當然不會是第一個人,自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人。
漢中既然已經打通,那下一步自然是聯絡巴蜀了,還沒等待派出的信使回來,經營蜀地的御史大夫白龐和將軍皇甫圭就灰頭土臉的回到了漢中,隨行的還有五千名被解除武裝的秦兵和三萬多秦人。
原來秦軍南下收復漢中的訊息傳到蜀地,擔心被捲入天下動亂中的巴蜀豪強頭人們就再也坐不住了。當日白龐和皇甫圭自漢中敗退回來,巴蜀豪強們想利用他們作為抵禦劉邦入侵的屏障,所以任由他們佔去成都以北的三縣。
可如今形勢卻不一樣了,秦國已經恢復了實力正在攻打漢中,若是漢中被收復了那下一步必然是巴蜀二郡。於是諸族頭人和本地豪強相約重建重建蜀國,共同推選蜀地望族龐宜為蜀王,發兵北上攻打成都。
成都城內大多都是蜀民,皇甫圭帳下的戍軍也有過半是本地人。待蜀國大軍悄悄的殺到城下,當天晚上城內便立即兵變開城迎接蜀軍入城,白龐和皇甫圭則在夢裡稀裡糊塗的就被綁了。
不過龐宜並沒有把事情做絕,他將巴蜀境內的秦吏和數萬秦人集結在一起,然後禮送出了葭萌關。他這很明顯是在給秦國傳遞一個訊號:他無意與秦國為敵,立國不過是為了安土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