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那群由激進派新人類轉化而來的星空遊族,在無垠星海之中幾乎是無敵的。
就算真遇見了一些難啃的‘骨頭’。
靠著‘蟲海’戰術,星空遊族也能硬生生把對方耗死,然後再吞噬殆盡。
不過,因為那時序保護規則的存在,這些星海‘蝗蟲’的發展也依然會遭遇重大阻礙。
這阻礙,便是宇宙之中那無邊無際的距離。
道理很簡單。
由於有效資訊的傳輸速度永遠無法超越光速。
因而,當星空遊族每一個意識體的‘軀體’規模,都龐大到了可以覆蓋一座河系之後。
那麼他們‘軀體’內部無陣列件的資訊交流,或者說由核心傳達出的一條精確指令想要覆蓋所有‘肢體’部分,便需要以數萬乃至十數萬年為時間單位了。
這和一具癱瘓的巨人,基本沒有區別。
至於許多人所臆想的透過量子糾纏來傳遞訊息……那更是天方夜譚。
因為量子糾纏超光速傳輸的,從來都不是任何實質上的有效資訊,而是粒子狀態。
在時序保護規則的‘淫威’下,這絕靈叢集內的無窮低維靜態宇宙中,絕對不會存在任何一條‘捷徑’可以實現真正的超光速。
對於這種嚴苛的宇宙環境,按穆蒼的設想,未來的星空遊族想要發展的更遙遠更廣闊,便只能將自我一化萬千,演變成為一種存在於高延遲性慢速網路層面中那朦朧模糊的族群意志。
同時,為了保證以那支以自身意識體為存世根源的馮·諾依曼探針族群,不會發生事實意義上的分裂。
這些星空遊族的新人類意識體們,就得將自己具備的所有人格特質以及文化特徵,焊印在自己‘麾下’所有的馮·諾依曼探針原始設計與核心程式最深處。
由於這些特質與特徵,皆來源於該意識體的思維模型,以及那漫長的文明史和演化史。
因此,其‘麾下’的所有馮·諾依曼探針,都可以視為他精神與文化層面上的‘後裔’。
於是,在這種種基礎上,新人類的意識體們,便擁有了可與自己那數量繁多的超光錐馮·諾依曼‘肢體’們,構建出所謂【超資訊默契】的資格,或者說有利條件。
至於這所謂的超資訊默契,即是在一切訊息都零交流的前提下,基於同一套意識演算法與思維模式而產生的應對方式及行為模板總資訊集合。
在該項資訊集合的作用下,新人類意識體的所有馮探針‘肢體’,都會具備同樣的事件應對與處理風格。
但由此,又會引申出一個有趣的可能。
即是,這個浩瀚宇宙絕不可能只會有地星文明激進派這一種族群,轉化為了馮·諾依曼星空遊族。
在其他遙遠的深空中,必然會存在由其他智慧物種轉化而成的馮·諾依曼自複製機械群體。
這些起源於不同智慧文明帶有不同族群與文化特質的馮·諾依曼遊族,在茫茫宇宙間互相遭遇之後,也必然會發生競爭與衝突。
由此,便可以想象出一幅看似不可思議但卻合乎邏輯的宇宙圖景。
那便是很多億年後,茫茫星空之中所有的自然物種可能都將滅絕,但卻會剩下一群又一群具備著不同起源的馮·諾依曼遊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