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穆蒼開創《原子靈晶學》這一學科的初因。
並非完全出於研發新材料這一目的。
更重要的一點。
是穆蒼針對於武道家體內竅穴控能與蓄能容限極值的深邃探索。
竅穴,是武道家吸納外界靈氣的主要閥門,亦是操控軀體內外靈氣的重要樞紐,更是轉靈為罡的燃爐。
所以其容限極值非常重要。
它關係到了武聖境界體系下,武道家的體魄強度以及神罡總量,能否可以繼續提升這一關鍵性問題,是否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而原子靈晶學的誕生,其最初靈感本就來自於【煉竅】大境諸竅穴的啟用過程。
煉竅第三階——先天氣場境,共計分為九個小層次。
每個層次,都需啟用並凝鍊體內十二處竅穴。
最終九層圓滿,即會使全身一百零八處大竅全數凝鍊成功。
而這啟用與凝鍊的過程,其實就是靈化的過程。
以規律性頻率,透過不斷灌輸靈氣震盪靈氣,對諸多竅穴進行「喚醒」從而發生極為神異的質變。
竅穴在質變後。
不論是強度,還是感應與干涉靈氣的能力,全部都會提升。
當然,不同於現實裡那些由各種分子原子構成的常規物質材料的靈晶態過程。
人體內108處竅穴的靈化過程,是一種只處在能量層面上的極精微變化。
兩者,有不小的區別。
而在不斷研究極光氏族主幹基因與超能部件間那層連結兩者的複雜電性場過程後。
穆蒼才得以憑兩者資訊為基,推演開創出了《原子靈晶學》。
最終,反向加強了他對竅穴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也讓穆蒼腦中知識海洋裡那條名喚【竅穴】的靈感之魚,驟然成熟。
但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武聖初境的竅穴控能蓄能容限,就已經達到了近乎絕對性的飽和狀態。
竅穴升無可升,已無法再繼續靈化。
就像一個水缸,在水已裝滿的情況下,又該如何提升容量呢?
嘩啦——
還在思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