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順便介紹一下,在王副市長家中,玲子管王副市長叫“叔叔”,管市長夫人叫“阿姨”。
而管他們的子女呢,基本都是直呼其名。
說起來,為這些去領導家當保姆的姑娘,到了主人家後,怎麼稱呼領導家人的問題,還真讓郝德勝費過一番腦子呢!
一般來說,小保姆都是十八、九歲,或者二十上下的年齡。
她們到了領導家後,與領導的家人相互之間,怎麼稱謂才更合適?
領導的家人稱呼保姆是很簡單的,直呼其名便可。
問題是保姆稱呼領導的家人就犯難了。
比如小保姆稱呼領導吧,你總不能讓保姆在家裡稱呼領導為首長、市長、書記、部長或主任等官職吧?
那樣的稱呼太彆扭了!
領導在單位上、社會上、工作中,天天聽夠了別人叫他的官職。
回家後還要聽保姆叫他官職,就跟沒下班似的,他的耳朵累不累呀?
他的心累不累呀?
這顯然不合適!
那麼,讓小保姆叫他們公公、伯伯、爺爺、舅舅呢?
又擔心把領導的心理年齡叫大了、叫老了,顯然更不合適!
還有就是,小保姆稱呼領導的夫人也不好辦。
叫奶奶、婆婆、伯母、舅媽吧?
同樣會有把領導夫人叫大、叫老的忌諱。
如果叫“太太、夫人”吧,那一般是外人對領導夫人的稱呼,若是讓小保姆在家裡叫起來,又顯得很生分,沒有親近感,同樣不合適!
考慮來考慮去,最後乾脆定下個規矩,統一讓保姆叫領導為“叔叔”,叫領導夫人為“阿姨”。
這樣既避免了生分、彆扭的問題,又解決了把領導和領導夫人的心理年齡叫大、叫老的問題。
而且,保姆與領導和領導的夫人在稱謂方面,也會顯得隨和親近、便於相處了。
最讓郝德勝頭疼的,還是小保姆怎麼稱呼領導家的孩子的問題。
一般來說,對領導家中年齡大的孩子,小保姆怎麼稱呼都好辦。
比如叫“大哥、大嫂、姐姐、姐夫”,這是沒問題的。
可是,對比保姆年齡小的怎麼稱呼呢,這就不好辦了!
你總不能讓一個小保姆叫領導的孩子為“小弟”、“小妹”吧?
一個鄉下來的小保姆,難道還能比領導家的孩子“大”嗎?
這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