淒涼的號角聲再次響起,大軍之中轟然而動,一下子同時奔出五支百人隊,與之前的五支隊伍同時向前湧去。
那山谷口處最是逼仄,最多也只能容納千人左右。這一下子派出整整一個千人隊,頓時就將山口處徹底擠滿了。
而此時最前面,山谷口那兒果然如火篩所料,當第一隊百人隊衝到近前後,明軍只是稍作抵擋,便豎起長槍大戟,漸次漸退的往後讓開。
隨著漸漸的後退,噗通慘嚎之聲隨之而起,可不正是早挖有陷坑嘛。
如果火篩沒有提前料到,說不定這一下子定然會唬了一跳,說不得就要趕緊鳴金收兵,待重新整隊後,再想法逐步推進。如此一來,那時間便肯定會延長,真要攻進谷去,可就說不準是什麼時候了。
然而眼下,既然被火篩看破了這一計,那一切便就都不一樣了。後面緊隨而至的其他九支百人隊一擁而上,完全不顧前面隊友的慘叫和哀嚎,便是想要後撤也不可能了。
而果然,隨著開始的幾聲慘叫後,便再沒有了驚呼聲,顯然那陷馬坑正如火篩所料,根本就來不及挖多少。
火篩嘴角微微勾起一個弧度,眼底閃過一抹不屑之意。
但是那笑意不過剛剛展開,便瞬間凝固,被接下來的場面震的豁然動容。
梆梆梆——
就在整整一支千人隊完全擠入谷口後,忽然一陣急促的梆子聲,從山谷中的後方響起。
而隨著這陣梆子聲,兩邊廂的崖壁半腰,忽然冒出大批的人影來。嘣嘣嘣連聲震響中,密集的弩箭如同狂風驟雨般傾瀉而下。
而在正面,剛剛看似不斷退後,不堪一擊的明軍也忽然左右一分,露出早已排在那兒等候多時的獠牙——弩!秦弩!
秦弩,乃是昔日乃至而今仍兇名赫赫的無上利器。昔日草原民族善騎射,中原之人要想在射術一道上與其頡頏根本就是不現實的。每每對陣,不等靠前便要遭遇重大的傷亡。尤其是一些軍中大將,更是屢屢被匈奴的射鵰手暗算損落。
蓋因射術非比其他,培養一個射鵰手,既需要天賦,更需要時間。這種天生的優勢,作為農耕為主的中原地區之民,又哪裡比的上一出生就在馬背上的民族?
但是正所謂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這種頹勢直到秦弩和大黃弩的出現,終於徹底改變了。
弩的出現,完全彌補了射術需要時間和天賦的短處。一個差不多的軍卒,只要稍加訓練,就能熟練的張弓搭弦,成為一個合格的射手。除了在射速上不如弓箭外,無論是射程和準度上,都完爆弓箭。而這其中,尤以秦弩和後來的大黃弩為最!
秦弩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射程和力度,超強的穿透力,草原民族身上簡陋的皮甲,在其面前簡直如同紙糊的一般。往往一弩下去,甚至能連續穿透兩人後還有餘力。
大秦之時,這種弩簡直就是匈奴人的噩夢。好在後來因秦弩製作不易,又太過沉重,在秦朝滅亡後,製作方法終不可考,最終為漢朝研製出的大黃弩代替。但是秦弩的兇芒,卻是至今草原上仍在流傳的噩夢。
而此刻,忽然在這小小的山谷中,那兇威呵呵的秦弩再次出現在世間,這簡直讓火篩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麼會?這裡怎麼會出現秦弩?
然而,他的震驚和不信完全沒什麼卵用。這個時候,也根本沒人會在乎他的質疑。
震天的絃聲如雷震響,剎那間飛蝗如雨。與之前蒙古百人隊分批排射明軍不同,那會兒明軍即躲在工事後面不說,更是分的極散,便是有些被射中的,也大多都是些倒黴蛋兒。與明軍的總體實力,根本傷害不大。
可是眼下,整整一個千人隊都擠在了山谷谷口的甬道上,後面推著前面,前面堵著後面的,連轉頭都困難,更不要說往哪裡去躲避了。
明軍就是閉著眼發射,都能隨意就射到幾個。結果便是這一通射啊,直直讓這一千蒙古騎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怎一個悽慘說的。尤其是秦弩的上陣,那穿透力,甚至時不時的能看到有箭矢從谷口中竄出,帶著一溜兒的血花竄出插到地上,箭羽兀自嗡嗡抖顫作響著。
這情形說來話長,然而實際上不過也就片刻功夫而已。整個山谷甬道上,層層疊疊的倒滿了蒙古人的馬屍人屍,血流成河,血腥沖天。
陣後,火篩痛苦的閉上眼睛。良久,猛地睜開眼睛,仰天發出一聲如狼嚎般的厲嘯……